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A . 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 . 用声呐探测海深 C . 用B 超做体检    D . 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2、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 . 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50kg B . 教室门的高度约是6m C . 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是1.65m D . 一名中学生行走的速度约是20m/s
3、古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中,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应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A . 河水 B . 河岸边的树 C . 诗人乘坐的船        D .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扬声器发声不需要振动 B .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C . 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 . 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5、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A . 先液化后蒸发 B . 先升华后蒸发 C . 先液化后升华 D . 先凝华后升华
6、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 . 春天雾绕群山 B . 夏天雨笼山峦       C . 秋天霜打枝头 D . 冬天冰天雪地
7、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

A . 摩托车消声器 B . 道路的隔声板 C . 防噪声耳罩 D . 噪声监测仪
8、一瓶水完全结成了冰,关于水结成了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B . 质量不变,体积不变 C . 密度改变,体积不变   D . 质量不变,密度改变
9、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发光物体P从距凸透镜85cm处沿主轴向透镜方向以0.05m/s的速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关于物体P经透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运动3s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当运动5s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 . 当运动7s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当运动8s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1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 汽车上的“后视镜” B . 地上的“树影” C .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D . 树在水中的“倒影”

二、作图题(共5小题)

1、在图中填上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

2、如图所示的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的准确方向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如图,完成光路图.

4、如图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画上适当的透镜.


5、一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与地面相平,在池的中心正上方B处悬挂着一盏灯,一人站在岸边,设A处为人眼,作出灯发出的光经过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保留辅助线)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小明同学在探究固体熔化的活动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固体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        ;1min时物质是       态、3min时物质是       状态、5min时物质是       ;这种物质全部熔化完所需要的时间是 2.5         min 。

 

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首先要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直线上,然后点燃蜡烛,调整三者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       ,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30cm处将成       像,       就是应用这一成像性质的光学仪器之一 。

3、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拿出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上后,发现如图甲所示情况 :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②       .

(3)小明改正错误后,正确称量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所称量物体的质量       g 。

4、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从而确定        的位置;

(3)实验中,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5)图乙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着就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        ,再分别测量       的距离,判断像与物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 。

5、如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      ℃,图乙的温度为      ℃.

6、如图所示,用AB两把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则A尺测得物体的长为      cm,B尺测得物体长为      cm.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

某时刻有一辆快递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1)甲车的速度是多大?

(2)乙车相对于甲车向那个方向行驶?

(3)运行2min后,两车相距多远?

 

2、

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00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再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g=10N/k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少?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少?

(3)此种方法测出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的?

3、某汽车经过图甲所示的标志牌时,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3min到达大桥,求标志牌到大桥的距离.

4、苗苗在探究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描绘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从图象中任意选取一点,代入数据,计算该物质的密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