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重庆市垫江县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 环境中进行(填“亮”或“暗”);
(2)此实验选用透明的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 (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
(3)点燃竖直放置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 完全重合,这一步骤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
(5)为测多组数据,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3)相同的操作
(6)细心的小芳同学还发现蜡烛A竟然有两个像,这是由于 。
三、作图题(共2小题)
四、解答题(共6小题)
(1)小聪首先回顾了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2)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
(3)如图所示是小友根据数据绘制的冰从熔化到水沸腾的图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E段是沸腾过程,此过程水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B.其中DE段是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由图可看出冰是非晶体
D.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100℃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上;
(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
小张同学在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密度实验中,首先拿出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上后,发现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他应采取的措施是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此时天平就平衡 。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
(3)矿石的密度是 kg/m3(保留一位小数),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