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重庆市垫江县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放热凝华成小水珠 B . 在阳光下露珠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后慢慢消失 C . 积雪吸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D . 江河湖海中的水放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2、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蜡烛燃烧         B . 月亮升上天空         C . 一杯开水变凉 D . 铁生锈了
3、关于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显微镜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放大 B . 望远镜是把远处的物体拉近后放大 C . 显微镜只是物镜将物体放大 D . 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能将物体放大
4、在下列几种估测中,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37℃ B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g C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 . 课桌高度约为80mm
5、敦煌曲子词中国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 河岸和行船 B . 行船和河岸 C . 都是行船 D . 都是河岸
6、小李新买了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对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 . 超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C . 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 . 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必须用无线电才能互相交谈 B . 水中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C . 教室里讲话时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教室里没有回声 D .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31m/s
8、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 .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 .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 .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 .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是茵茵用刻度尺测量一条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长度是       cm.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可以多次测量求      

2、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行驶,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如图所示.由图知,小车乙做       运动,速度大小为      m/s.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运动 。


3、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      (填“均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A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

4、彩色电视上呈现的各种颜色都是由红、绿、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

5、小芳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有关?于是制定了如图装置进行探究 。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       环境中进行(填“亮”或“暗”);

(2)此实验选用透明的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       (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

(3)点燃竖直放置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   完全重合,这一步骤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

(5)为测多组数据,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3)相同的操作

(6)细心的小芳同学还发现蜡烛A竟然有两个像,这是由于        。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有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的光斜射入鱼缸的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请你画出反射光线并大致画出折射光线的路径 。

2、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四、解答题(共6小题)

1、小友和小聪一起做“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小聪首先回顾了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2)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

(3)如图所示是小友根据数据绘制的冰从熔化到水沸腾的图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E段是沸腾过程,此过程水需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B.其中DE段是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由图可看出冰是非晶体

D.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100℃

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上;

(3)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调节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把图甲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

3、

小张同学在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密度实验中,首先拿出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上后,发现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他应采取的措施是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此时天平就平衡 。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

(3)矿石的密度是      kg/m3(保留一位小数),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

4、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声.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速度是1500m/s,此处海水大约有多深?

5、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g?体积是多少cm3?(ρ=1g/cm3 , ρ=0.9g/cm3

6、请你通过计算判断:体积为40cm3、质量为267g的铜制工艺品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若为空心的,在其中空心部分注满铝,则需要铝的质量是多少?(ρ=8.9/cm3 , ρ=2.7g/cm3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重庆市垫江县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