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重庆市九龙坡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 . 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 . 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 . 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2、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 . 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作为人工降雨的主要材料 B . 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C . 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D . 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3、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几种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9cm B .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 . 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 . 今年冬天重庆主城的气温约为﹣18℃
4、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A . 天平 B . 温度计 C . 刻度尺  D . 钟表
5、2015年9月3日,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走过天安门广场,彰显国威、军威.仪仗队整齐列队时利用了光的(  )

A . 直线传播 B . 反射 C . 折射 D . 色散
6、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

A . 37.0℃ B . 37.5℃  C . 38.0℃ D . 38.6℃
7、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t=1:5,s:s=3:2,则V与V的比值是(  )


A . 3:10 B . 10:3  C . 2:15  D . 15:2
8、如图所描述的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 湖水中楼阁的倒影   B . 露珠下树叶的叶脉 C . 阳光下指针的影子   D . 平面镜中的花瓶
9、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 , ρB和水的密度ρ之间的关系是(   )

A . ρA>ρ>ρB B . ρB>ρA>ρ C . ρB>ρ>ρA D . ρ>ρA>ρB
10、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 .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 .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已知甲物体积为20cm3 , 乙物体的体积V=6V , 甲物密度是乙物密度的5倍,若两物中只有一个空心的,则       一定是空心的,且空心体积是          cm3

2、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先       、后       (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为        ℃.

3、2015年4月15日,华为在伦敦举行新品全球发布会,华为新一代旗舰P8会正式亮相,如图,目前已大量上市.右面表格是该手机的外观参数信息,请在空格里补上合适的单位(注:手机尺寸空格是指三个数据采用的是什么长度单位,而不是体积单位) 。

外观

造型设计

直板

机身颜色

流光金色,苍穹黑色,皓月银色

手机尺寸

144.9×72.1×6.4       

手机质量

144       

操作类型

虚拟按键

4、

如图所示,中国的高铁建设被誉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频频刷新世界纪录.2015年11月25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乘坐中国高铁,从苏州到上海,全程99km,22分钟就到了.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高铁高速运行时,以车上乘客为参照物,高铁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5、小红老师眼睛近视,如图所示,       图是近视眼的光路图.平时小红老师佩戴隐形眼镜,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4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0.04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6、如图是我市某县美丽彩虹桥的图片,彩虹桥全长180m,则桥在平静河面中的像长       m.若河水上涨,则像的大小将       ;桥的最高点和所成的像的最低点之间距离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南行驶,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       运动,速度大小为       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8、请完成图1、图2中的光路图.

9、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为完成本次实验,由下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图甲所示,其示数为       ℃.

(3)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在安装此装置时,应先固定       (铁圈M或铁夹N)的位置;确定当温度达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在看到水沸腾现象后,小明就立即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在评估与交流环节,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仍存在不足,并对水沸腾后小明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提出了如下的一些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A.调大酒精灯火焰,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B.撤掉烧杯上的纸板,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C.撤去酒精灯,继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D.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4)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所作“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a,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需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

(5)小强实验时去掉图乙烧杯上方的盖子,在水的质量、加热条件不变时,他所作的实验图象应该是图丙中的       (选填“a”、“b”或“c”).

1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如图乙所示,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已不在光屏中心,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应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光屏.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会出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该像是       立       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上.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5)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11、

元旦节,小明在美丽的九龙滨江公园玩耍时,捡到一小块漂亮的大理石,他想知道大理石密度的大小,就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对这小块大理石进行测量.

(1)小明把天平放在       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明把小大理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这块大理石的质量为       g.

(3)小明用细线拴好大理石块,把它浸没到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大理石块的体积为       cm3 , 由此可算出大理石的密度为       kg/m3 . 这里“适量水”的含义是       

(4)小明发现: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由此判断,小明测得大理石的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理由是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如图是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

(1)右边的80表示从标志牌起汽车的速度最大为多少?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鹅公岩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多少小时?合多少分钟?

2、2015年10月9日,重庆市青年教师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在西南大学附中举行,李老师前往听课乘坐出租车时,司机给他提供的发票如图所示,请根据发票中的有关信息.求:

(1)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该出租车这段时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3、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家中一祖传金属块的密度.但苦于家中没有天平和量筒,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电子称测出一个空玻璃瓶的质量为225 g;再装满水,测得总质量为690 g.将水倒出,烘干玻璃瓶,将金属块缓慢放入玻璃瓶中,测得玻璃瓶和金属块总质量为2325g,然后再向玻璃瓶中加水至满,测出三者总质量为2590 g.

(1)金属块的质量;

(2)玻璃瓶的容积;

(3)查表,金属块最有可能是何种材质?

物质

密度(g/cm3

物质

密度(g/cm3

19.3

8.9

10.5

7.9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重庆市九龙坡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