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三章第二节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8小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胃蛋白酶与洗衣粉中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7℃ B . 胃蛋白酶与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化学本质相同 C . 胰脂肪酶与洗衣粉中的脂肪酶都催化脂肪酸和甘油水解 D . 人体小肠中的纤维素酶和洗衣粉中的纤维素酶最适pH不同
2、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

A . 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 . 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 . 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 . 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3、果子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A . 酶具有专一性 B . 酶的成分是蛋白质 C . 酶的活性受环境影响 D . 该沉淀的是氨基酸
4、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反应速度,能正确反映温度、pH,时间和底物浓度与酶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A . 甲乙丙丁 B . 甲甲丙丁 C . 甲丁乙丙 D . 甲甲乙丁
5、下列能表示酶活性高低的是()

A .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总量 B . 一段时间后,一定体积内消耗的反应物的量 C . 一段时间后生成物的总量 D .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6、下列不能影响酶活性的是()

A . 温度 B . pH C . 酶的抑制剂 D . 酶的数量
7、下列能影响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的是()

A . 低温 B . 高温 C . 过酸 D . 过碱
8、储存水果常常用低温条件下控制空气流动的方法,其目的是()

A . 抑制酶的活性和无氧呼吸 B . 促进酶的活性和无氧呼吸 C . 抑制酶的活性和有氧呼吸 D . 促进酶的活性和有氧呼吸
9、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

A . 脂肪酸 B . 氨基酸 C . 核苷酸 D . 氨基酸和核苷酸
10、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 . 酶都有消化作用 C . 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 .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11、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将适量的苹果泥与果胶酶混合,放入不同温度下保温 B . 将适量的苹果泥放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再加入果胶酶 C . 将果胶酶放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再加入适量的苹果泥 D . 将适量的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保温,然后再将酶加入对应温度下的苹果泥中
1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B . 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C . DNA连接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可以形成重组质粒 D . DNA复制需要模板、能量、原料和酶
13、蛋白酶洗衣粉容易洗去奶渍、血渍,可是不易洗去汗渍,这体现了酶的()

A . 高效性 B . 专一性 C . 需要适宜的条件 D . 多样性
14、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实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反应液的pH必须相同 B . 底物浓度一定时,酶用量越大,滤出的果汁越多 C . 应控制在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 D . 实验时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
15、在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需要始终保持的思想方法是()

A . 设置梯度 B . 等量原则 C . 单因子变量原则 D . 重复性原则
16、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选择了10℃、20℃、30℃、40℃、50℃、60℃和70℃的温度梯度,在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发现40℃时洗涤效果最好,由此可以得出()

A . 40℃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B . 40℃不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C . 40℃时该酶的活性最高 D . 不能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
17、酶制剂中含有蛋白酶,不含有肽酶的原因是()

A . 肽酶制备成本太高 B . 肽酶会影响蛋白酶活性 C . 衣物上的大分子蛋白质变为多肽后已很容易脱落 D . 蛋白酶可以把蛋白质全水解成可溶性氨基酸
18、探讨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影响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应根据当地一年中实际气温变化来确定水温 B . 可选择洗涤不同污渍的白布作对照 C . 选择水温应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 D . 选择水温应考虑洗涤成本

二、多选题 (共2小题)

1、下列与酶的活性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酶的活性是由蛋白质结构决定的,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B . 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C . 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D . 酶活性高低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2、蛋白酶能分解其他蛋白质类的酶,但洗衣粉中,蛋白酶并没有将其他几种酶分解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蛋白酶处于抑制状态 B . 其他几类酶不是蛋白质类 C . 蛋白酶具有识别作用,不分解作为酶作用的蛋白质 D . 缺少水环境或各种酶在添加前已作了保护性修饰

三、综合题 (共5小题)

1、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加酶洗衣粉最适温度的测量”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不同温度除去不同污渍所需时间对照表,请依据表中数据作答。

污渍
时间/min
水温/℃

5

20

30

40

50

60

70

80

植物油

48

39

30

20

17

11

12

20

蓝墨水

93

86

80

72

68

67

81

105

奶渍

48

43

28

12

6

4

12

17

(1)要达到最佳洗涤效果,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范围是      

(2)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加酶洗衣粉对衣物上的      的洗涤效果最佳,对      的洗涤效果最差,其原因是      

(3)羊毛、蚕丝等织物      (填“能”或“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因为      

2、某化工厂生产的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溶液内一段时间,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下列曲线图A、B表示。

请回答以下各题:

(1)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      

(2)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回到45℃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3)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测定      (指标)来表示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

(4)目前使用的加酶洗衣粉都是一次性的,某洗涤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研制了一种能多次重复使用加酶洗衣粉的设备,他们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尼龙载体上,洗涤完衣物后,经过简单处理,这些酶还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酶叫      

(5)除加酶外,很多洗衣粉中还加有香精,高档洗衣粉中的香精都是由植物芳香油制成的,目前从植物中提取芳香油的方法有(答出两种即可)      

(6)加酶洗衣粉中的淀粉酶可以从霉菌中提取。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霉菌的方法有            

3、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用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      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      为碳源、并加入      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      的菌落。


(2)如上所述的筛选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且三种等量酶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      (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一定不同),可以通过      进行定量测定。

(3)根据测定结果,①环节常选择毛霉,则②中获得的酶是      酶,该酶至少包括      三个组分。

(4)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      ,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⑤环节要注意      ,④过程要注意避免      

(5)该技术虽然有广阔的前景,但存在酶的成本高等问题,为了降低成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进该过程。首先要通过      等技术手段对产酶微生物改造,提高酶的产量。其次,可利用      等技术使酶能够重复利用。

4、酵母菌等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培养最好使用下列哪种培养基。(  )


(1)
A .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 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C . 蛋白胨酵母膏培养基 D . MS培养基
(2)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可用于制作果酒。

①果汁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      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色。

②酵母菌细胞固定化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固定酵母菌细胞时首先需要将干酵母放入      中活化。


(3)拟将新筛选获得的优良酿酒酵母扩大培养,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生产用菌种一般选用快速增殖阶段的菌体,由表中数据分析,第      天的酵母菌适宜用于固定化。

时间/天

0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106/mL)

0.8

1.8

3.0

5.6

4.8

2.0

0.8

0.4


(4)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      ,并接入合适的菌种。


5、有人做了下面的实验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3

9

11

45

60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pH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


(2)提供两种使实验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的方法:      

(3)如果要确认上述实验中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补充怎样的对照实验?


(4)除了本实验外,请另外设计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案来测定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三章第二节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