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12小题)

1、如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        为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小华坐在飞行的飞机里,如果以飞机为参照物他是       的;如果以飞机内走动的乘务员为参照物,他又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       m/s.某次打雷时,看到闪电后5s才听到雷声,由此可以估算出发生雷电处离你的距离为        m.

4、一束光线和液面成30°角从空气射向某透明液体的表面,在液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并测得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互相垂直,那么反射角为       ,折射角为       

5、若把打气简的出气口封住,将活塞向下推的过程中,被密封空气的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变小的是        , 变大的是       

6、某海洋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作发射声波,如图所示,声波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历时4s , 此处海底深度为       m(已知海水中声速为153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7、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 , 表示的意义是:每立方米的煤油质量是        , 把200g煤油倒掉150g,剩下煤油的密度为       

8、元旦文艺演出中,坐在礼堂各个方向都能看清楚节目,因为灯光照在表演者身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其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

9、“声呐”是利用       进行工作的;地震、台风和核实验都能产生       .(以上两空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10、老王戴的眼镜中间厚边缘薄,由此判断,老王患的是       病(填近视眼远视眼).当其不戴眼镜时,近处射来的光线在眼睛中形成的光路为如图       所示(填).

11、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ρ=        . 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V=       

12、如图所示,阳光下车身看起来很“耀眼”,这是光的       现象;小轿车的前窗玻璃倾斜安装,可以避免因       成像而对司机的视线造成干扰.

二、单选题(共11小题)

1、小霞同学上学前对着家里的镜子检查仪容,当她向平面镜走近时(  )

A . 像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B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C .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 .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2、下列关于实验器材的使用和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天平前,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处,再将横梁调平衡 B . 若与天平配套的砝码被沾了油污,测量物体质量时,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C . 量筒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若俯视,其体积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D . 弹簧测力计的设计原理是,在一定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
3、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位置,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 B . 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球作为参照物的 C . 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 D . 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
4、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频率
5、下列哪位科学前辈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

A . 哥白尼 B . 伽利略 C . 牛顿 D . 爱因斯坦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 B .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7、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 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图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 . 如图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 D . 如图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8、下列实例中,关于增大和减小摩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剂是为了减少摩擦 B . 旱冰鞋装有滑轮是变滑动滚动来减小摩擦 C . 行驶的磁悬浮列车是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 D . 道路结冰时,在汽车轮上缠上铁链来增大摩擦
9、

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3s﹣5s内,物体A和B所受合力都为0;

③从第3s开始,vA>vB , 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都为2m/s.

A . 只有①④正确 B . 只有②③正确 C . 只有①③正确 D . 只有③④正确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C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 . 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1、对如表给出的常温常压下的一些物质的密度,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纯水

1.0×103

冰(0℃)

0.9×103

煤油

0.8×103

0.9×103

酒精

0.8×103

8.9×103

水银

13.6×103

11.3×103

A .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 . 90cm3的水结成冰后,其密度变小,体积增大了10cm3 C . 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一定不同 D . 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铜块和铅块,铜块一定是空心的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界面左边为空气,右边为玻璃,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图中已画出折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如图物体随水平向右运动传送带一起匀速移动,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2)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接下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时所成的像是倒立       (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

(3)实验中,当用白纸滤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不受任何影响

(4)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D、以上均可.

2、

小李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他淘到一小块“陨石”,但它的真实性和陨石的种类难以确认,恰逢学校物理实验课要求测量物体的密度,小李就对这块“陨石”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想要通过密度来鉴别其真伪.

(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       使天平平衡,然后将“陨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砝码时,发现指针指在盘中央刻度线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2)天平平衡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如图乙所示,则“陨石”的质量为        g.

(3)小李查阅资料发现“陨石”有吸水性,经思考后,他先将“陨石”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足够长时间,再取出来擦干表面的水,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至如图丙所示,他这样做的目的可以避免因“陨石”吸水而使其密度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小池测出“陨石”的密度ρ=       kg/m3

(4)若实验室量筒打碎了,小池思考后,采取了以下步骤测量陨石的体积如图丁,先将吸足水的“陨石”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接着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最后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 则陨石的体积为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表示).

(5)下列实验或研究中所用方法与图丁中测陨石体积的方法相同的是         

A.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来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B.研究光线时,引入光线的概念;

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时,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3、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五、解答题(共2小题)

1、2015年1月1日,京渝首趟高铁列车G310次驶离重庆火车北站北站房,最快时速可达到200km/h以上,京渝两地的铁路旅行时间缩短,这标志着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重要交通枢纽的重庆,对外交通连接更加便捷.

(1)G310从重庆北站到汉口站的平均速度?

(2)若G310列车全长400m,当以速度180km/h通过某隧道时,从车头开始进入隧道到车尾完全通过隧道所需时间为2min,求隧道长?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重庆北站


07:58

0

丰都站

09:00

09:02

134

汉口站

14:58

15:18

798

北京西站

22:20


2078

2、一个空瓶的质量是0.1千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0.4千克.用这一空瓶装某种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总质量为0.9千克.

求:(1)瓶的容积;

(2)金属的质量;

(3)金属的密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