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生物与人类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 . 山旺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 . 人类进化的先后顺序是: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D . 从寿光大鸡的人工选择中可以观察到自然选择的效应
2、北宋欧阳修的诗句中“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以及唐朝刘禹锡的诗句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是(  )

A .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 .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 .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 . 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3、生殖过程不需要水的植物是(    )

A . 地钱 B . 石松 C . 海带 D . 银杏
4、螳螂是一种肉食性昆虫,在食物严重缺乏时,有雌虫吃雄虫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    )

A . 雌虫凶猛 B . 雌虫有食雄虫的习惯 C . 雄虫过剩 D . 有利于种族延续
5、马德拉群岛上经常刮风,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昆虫所具有的特征应该是(  )
A . 强翅或无翅 B . 强翅或中等发达翅 C . 中等发达翅或弱翅 D . 弱翅或无翅
6、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 .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 . 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 C . 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 . 蛇→鹰→食虫鸟→蚱蜢→草
7、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
A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 . 食物链和食物网 D . 阳光、空气、水等
8、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是指  (     )
A . 荚膜 B . 外骨骼 C . 线粒体 D . 细胞壁
9、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有细胞结构 B . 不能独立生活 C .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D . 体积微小,肉眼无法观察
10、“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是指  (     )
A . 遗传的多样性 B . 物种多样性 C .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 蛋白质多样性
1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①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②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③保护濒危物种        ④保护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2、探寻人类起源的方法不包括(     )
A . 地质考察 B . 主观想象 C . 寻找人类遗物 D . 寻找古人类化石
13、一位古生物学家研究一个没有受干扰的岩石层中的化石,鉴定出一个物种,他认为这个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变化,这位古生物学家得出的这一结论的根据是该物种化石(    )。
A . 出现在较老的岩石中 B . 出现在较新的岩石中 C . 出现在较老的和较新的岩石中 D . 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
14、水生动物为了适应水生生活,它们的运动器官分别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鹅的前肢变成翼   ②鱼有流线型身体  ③青蛙趾间有蹼   ④鲸鱼的前肢、尾变成鳍状物  ⑤虾有游泳足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15、动物运动的意义不包括(      )
A . 有利于摄取食物 B . 有利于减肥 C . 有利于繁殖后代 D . 有利于躲避敌害
16、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及下列动物的运动记录表,可能得出的结论 (    )

动  物

运动方式

生活环境

运动器官

是否需要能量

老  虎

奔跑或行走

陆  地

四  肢

需要

麻  雀

飞行或跳跃

空  中

翼或双腿

需要

海  豚

游 泳

水  中

需要

A . 土壤下面没有动物运动 B .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C . 两栖动物的运动不需要能量 D . 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器官无关
17、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 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是不会坠落下来------飞机 B . 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 C . 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D . 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
18、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 B . 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D . 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9、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性,其主要原因是(    )
A . 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 B .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 C . 能量的消耗随季节波动 D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0、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  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⑤推广使用无氟冰箱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尊称为“分类学之父的是      ,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2、生物进化的规律,遵循            ,       
3、人和动物的运动、发光、放电等所需的能量由      提供。
4、狼吃羊,从本质上讲是为了获得羊身体中的            
5、生态平衡是一种      的状态,其依赖于生态系统的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如图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 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各生物之间通过      的关系而相互联系形成食物链,各条食物链之间相互交错形成的复杂网络,我们称之为      
(2)通过食物链而进行的能量流动一般是      的和逐级      的.平衡状态下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富集常常伴随着      而发生.
(3)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能将尸体中的      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
2、如图:是用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2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科学家      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      。 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      
(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       ,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      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通过这个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      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3、如下图,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各部分名称:①                                          
(2)通过观察知道,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是:

A.鲫鱼的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      ,从而不易被上面和下面的敌害发现。

B.鲫鱼身体呈      形,体表覆盖      ,表面有      ,这些特点均可以在游泳时减小阻力。

C.躯干部和尾部都有鳍,有利于鲫鱼保持平衡状态并完成各种动作,其中尾鳍的摆动还可起到控制方向的作用。

D.用      呼吸,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主要有      的作用。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同一棵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       (“接种”,“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      。  
(2)实验方案中的横线位置应填      。   
(3)实验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是      ,该实验中设置乙组是为了起到      作用。
(4)落叶中含有细菌生活所必需的充足的水分、无机盐及丰富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