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道法部分)

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下图“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    )


①不同的学习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②学习应当成为我们终身的活动

③要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④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少年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体现了(    )

①青少年只要有梦想和远大志向就一定能实现

②青少年在追梦道路上,要发奋学习,掌握本领

③青少年要有坚忍不拔、不畏挫折的坚强意志

④青少年个人的梦想要与中国梦联系起来,与祖国和时代共进步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3、卡耐基说:“发现你自己,你就是你。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无论好与坏,你只能耕耘自己的小园地,只能在生命的乐章里奏出你的音符。”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要愉快地接纳自己      ②要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

③要做到唯我独尊        ④要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4、《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的训诫和唐太宗“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感慨,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有(    )

①读经典书籍    ②自我反思    ③照镜子    ④倾听他人评价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5、下列情形中,属于慎重结交网友的有(    )

①小丽应网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某影城独自与网友见面

②小谭有很多网友,当他遇到困难时他首先选择向现实中信得过的朋友或师长寻求帮助

③小周在地铁用手机上微信时,接收到“一个附近的人”的好友申请,在不确定对方是谁的情况下,没有加其为好友人

④小云在网上结识网友,经过一番交谈后,她告知对方自己就读的学校,并发送了自拍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6、对于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不应该(    )
A . 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 B . 要求所有的老师必须一样 C . 接纳每一位老师的不同 D . 学习老师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
7、周末小言和同学约好外出游玩,可他又担心父母反对。下列办法可取的是(    )
A . 向父母撒谎,等回来再说实话,免得他们知道了反对 B . 向父母说明旅行的路线、同伴,并强调参加活动的意义,争取他们的同意 C . 不管父母同意不同意,坚决去 D . 如果父母坚决反对,就闷闷不乐地待在家里
8、镇海小学生包湘涵被评为“2017年宁波市十佳”美德少年。他的妈妈是一位盲人,作为妈妈的“眼睛”,他总会扶着妈妈到外面走走,用自己稚嫩的声音为妈妈描绘这个美丽的世界;他早早地学会了做饭,学会了如何照顾妈妈……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

①孝敬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    ②家庭困难才要尽孝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尽孝应该用实际行动来表达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9、生命的接续包括(    )

①身体的生命          ②社会关系中的生命

③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④未知的生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敬畏生命】材料一:2018年11月2日,重庆22路公交车坠江事故原因查明,乘客刘某因坐过站跟司机吵架,并持手机砸司机头部,司机用手抵挡、还击,猛打方向盘,导致车辆失控,撞断大桥护栏坠入江中,15条鲜活人命葬送长江。

材料二:2018年4月20日一辆大巴由衡阳开往长沙,在发生男子强抢方向盘的紧急情况时,司机及时刹车,车上一乘客挺身而起将其制服。该乘客说,高速路上不能出差错,他所做的是一个公民应该做的。

【发掘生命】材料三:观察下图

【追问生命】材料四:2018年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宣读了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人员及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名单。其中包括支持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香港工商界优秀代表王宽诚、外交领域国家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史久镛、港口装卸自动化的创新者包起帆、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四位宁波人。

(1)网民评价:事件的根源是缺乏敬畏之心。结合材料一、二,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挺身而出的乘客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行动,背后恰恰是根植于他们心灵的,对于生命之间休戚与共的认识。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使生命之间休戚与共。
(3)说一说材料三的图上人物对待“不会做”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并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教材、漫画和自身实际,谈一谈遭遇“不会做”后,我们应该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5)对于人的一生怎样是值得的,从四位宁波人身上,你有何借鉴?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道法部分)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