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果把辛亥革命分成“构想其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四个阶段,下列史实归类和表述正确的是(    )

阶段

史实

地点

A

构想共和

中国同盟会成立

夏威夷

B

浴血共和

新军工程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武昌

C

缔造共和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南京

D

维护共和

孙中山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北京

A . A B . B C . C D . D
2、近代中国,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发起了一场“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的革命运动。这一革命运动是(    )
A . 洋务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国民革命运动
3、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行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关于五四运动的信息是(    )
A .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 . 学生的爱国热情已遍及全国 C . 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D . 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4、学习历史,要注重剖析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者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B . 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思想基础 C .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优秀人才 D . 中国共产党诞生,领导五四运动取得胜利
5、电视剧《楼外楼》20]8年在中央台热播。下列剧情所对应的历史背景,描述正确的是(    )

剧情

历史背景

A

洪家柱在广州长跪在黄埔军校门口,请求参加革命

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B

国民革命军打响长沙战役,洪家柱回杭州策反夏超反对孙传芳

北伐战争期间

C

笕桥机场的飞行员在楼外楼吃饭,洪家柱听说他们就是昨天在天上和日本人打战的飞行员,亲自前来敬酒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日军进驻杭州城,将杭州花港的锦鲤抓来吃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A . A B . B C . C D . D
6、习近平再“五个创造性地解决”总结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革命道路“是指(    )
A . 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 B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D .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7、下图是浙江大学1937年一1945年西迁路线图。直接导致1937年9月浙大开始迁徙之路的原因是(    )

A .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 . 淞沪会战的爆发 C . 南京大屠杀 D . 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8、“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    )
A . 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 . 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C . 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D . 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9、下列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照片,共同的主题是(    )

A . 同舟共济,全民抗敌 B . 正面战场,浴血奋战 C . 得道多助,国际支持 D . 港澳同胞,力援救国
10、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
A . 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 . 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 . 彭德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D . 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11、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其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依据国情提出。下列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②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③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④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A . ④③②① B . ③①②④ C . ④③①② D . ①③②④
12、习近平主席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下列论述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周历史的新纪元

④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于1928年来华,1942年离开中国.期间撰写《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材料二:埃德加·斯诺在(北平)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时,大声质问:“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

材料三:埃德加·斯诺:“它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1)材料一中“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什么?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它的最终解决在当时有何意义?
(2)埃德加·斯诺的质问针对的日军侵华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后,中国的抗战进人哪一新的阶段?
(3)材料中的“人类伟大史诗”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哪些革命精神?
2、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体现了农民和农业问题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欲解决土地问题,我国今日正一极佳时期也。趁此资本来发达,地价未加增之时,先行解决,较之欧美其难易有未可同日以语。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

材料二: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法,不必管他。……兄弟所信的是定地价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材料三:“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见斯诺时的讲话

材料四: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2300万头牛,640万头猪,减少了300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和400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年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主张如何解决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孙中山的这一主张能否满足农民的基本要求,为什么?
(2)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土地问题,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共同的作刚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概括美国调整农业政策的措施及特点。这些措施,实施的效果如何?
3、请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学科基本技能.完成下列各题。

【文献史料】

1914年,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战争的祸根。”

——摘自《全球通史》

【图像史料】

(1)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材料中“联盟体系”的具体名称分别是什么?
(2)图一、图二中的国际会议有何共同之处?
(3)图一、图二中的国际会议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