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重庆江津区八中七年级下期考试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

对下图人物的统治给予充分肯定,主要是因为( )

A .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 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 . 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 . 她的统治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下列关于宋代社会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两宋时服装样式变化最多的是妇女 B . 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渐多起来始于南宋 C . 广泛流行高脚家具是在宋朝 D . 宋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饮酒、踢球
3、唐太宗说:“白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 )

A . 对外交往 B . 民族关系 C . 任用贤才 D . 虚心纳谏
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了解回族形成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元朝 D . 明朝
5、“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率“岳家军”抗击的敌人是(   )

A . B . 契丹 C . 西夏 D .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当权者苟安江南,不思收复失地。这个朝代是由谁建立的(   )

A . 阿骨打 B . 赵匡胤 C . 赵匡义 D . 赵构
7、“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 . 唐太宗 B . 成吉思汗 C . 忽必烈 D . 朱元璋
8、“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这是上海(古称松江)一带的人们,世代相传的一首歌谣。人们歌颂的是一位对我国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妇女。歌谣中“黄婆婆”生活的朝代是(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明朝
9、郭靖和杨康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 西夏建立 B . 澶渊之盟 C . 金灭北宋 D . 元朝建立
10、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有一座5A级风景区一清明上河园。有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是北宋东京城里( )

A . 专供演出的圈子 B . 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 . 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 . 娱乐兼商业活动地方
1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 . 灭亡西夏 B . 统一蒙古 C . 建立元朝 D . 定都大都
12、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   )

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军机处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废除宰相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④
1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的空缺处应填(   )

A . 秦汉 B . 魏晋 C . 宋元 D . 明清
14、“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反映的是(     )

A . 军机处 B . 八股取士 C . 文字狱 D . 厂卫制度
15、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隋朝建立    ②隋灭陈,统一全国  ③开凿大运河 B . ①隋灭陈,统一全国  ②隋朝建立   ③开凿大运河 C . ①开凿大运河   ②隋朝建立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 . ①隋朝建立    ②开凿大运河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在唐朝边疆各族分布图中填入下列英文字母代号。  

          ②         ③       

A. 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建立的政权

B. 南诏

C. 今天藏族的祖先建立的政权

2、

观察《辽、西夏与北宋对峙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的相应方框中。

          ②       

A 北宋都城:东京

B 与北宋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辽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材料:文成公主(625-680),唐朝宗室之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641年,唐太宗决定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吐蕃人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松赞干布为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并对其大臣说: “我祖上没有与中原通婚的先例,现在我能娶大唐公主,实在太幸福了,应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子孙后代。”650年松赞干布逝世 ,文成公主并没有要求回唐朝,在吐蕃继续生活直到680年逝世。吐蕃人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记入吐蕃的史书之中,这是吐蕃前所未有的。文成公主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她一生为汉藏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川教版《中国历史》教师用书

以下结论或观点,如果与上述材料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划“A”;如果违背了上述材料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在括号内划“B”;如果是上述材料内容未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C”。

(1)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朝皇室请求通婚。      

(2)唐朝贞观年间,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3)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当时吐蕃没有的很多东西,包括各种种子、书籍和工匠等。      

(4)松赞干布逝世后,文成公主非常思念家乡,要求回到唐朝。      

(5)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密切了汉藏关系,受到两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远远看到新科进士规规矩矩列队走出城门时,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顾炎武抨击八股取士:“八股之害等于(秦朝)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秦朝)咸阳之郊所坑者。”

材料三:明清时期,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重要变化。题目选自四书五经,考生答卷必须按呆板固定的格式来写,所述内容须遵宋朝朱熹《四书五经》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指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创立于何时?

(2)材料二“(秦朝)焚书,和(秦朝)咸阳之郊所坑者”指的是什么?

(3)用材料三中的文字,说出你对材料二观点认同的理由。

(4)“明清时期,考试的内容和文体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里的内容和文体各是什么?

(5)明清统治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明清统治者这样做的影响你认为有哪些?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材料三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哪种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

(2)材料二中的“故都”是今何处?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南宋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特点?

4、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材料三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唐朝另一个盛世开创者的姓名?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3)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是指历史上哪件事?

(4)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而我国古代在这方面也取得较好的成就,请回答:

(1)请举出唐朝主动传播中国先进文化和虚心吸纳别人优秀文化的史实各一例。

(2)宋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最远到达的地区在哪里?

(4)由此,你觉得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该如何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重庆江津区八中七年级下期考试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