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九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共7小题)

1、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 海水、铁管、空气 B . 铁管、海水、空气 C . 空气、铁管、海水 D . 铁管、空气、海水
2、一束平行光线射到一个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应该是平行的 B .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向各个不同方向射出 C . 只有相互平行的那部分光线遵循反射定律 D . 这是漫反射现象,反射光线不遵循反射定律
3、如图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

A . 9:30 B . 2:30 C . 6:15 D . 12:15
4、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A . B . C . D .
5、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是为了(   )
A .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B . 减小由于刻度不精密而造成的误差 C . 减小由于读数时视线不垂直于尺面而产生的误差 D . 减小由于估读时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6、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这是因为(   )
A . 蚊子飞行时用力大 B . 蝴蝶飞行时,根本就不发声 C . 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慢,低于人的听觉范围 D . 蚊子数量多,蝴蝶数量少
7、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 . 听不到物体发出声音,物体一定没有振动 D . 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共7小题)

1、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发生了       的缘故,而黑板“反光”则上发生了       

2、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         是入射光线,         是反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

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4、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5.1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      ,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5、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      不同。
6、身高1.6m的小红站在高1m的镜子前3m处,她与她的像之间相距      m,她与她的像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她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此时她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7、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三、作图题(共7分)′(共3小题)

1、光与平面镜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中物体AB像(要求保留画图痕迹)。


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折射光线。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3分)(共2小题)

1、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2、月光到达地球需要1min,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共4小题)

1、如下图所示的刻度尺,物体A的长度      cm。

2、如图用尺子来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1)用尺子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2)用尺子来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保持人耳到钢尺的距离不变,接下来的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是研究声音的      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即振动的幅度越大,则      越大
3、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4、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雨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对此他提出了各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这些猜想,他们找来了一些材料,规格如下:

编号

材料

长度l/cm

横截面积s/mm2

A

金属丝

60

0.76

B

金属丝

60

0.89

C

金属丝

80

0.76

D

尼龙丝

60

0.76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研究;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研究;
(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研究;
(4)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弦乐器的音调与弦                  有关。

六、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共2小题)

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和激光器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测得入射角为45°,则反射角度数为      ,若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为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操作,将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光线。
(3)实验小组的同学想到,从平面镜中能看到其他同学的眼睛时,其他同学也会看到自己的眼睛,于是他们使光线从BO入射,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射光线从      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4)归纳反射规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      在同一个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两侧;      等于      
2、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3)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5)把蜡烛A远离玻璃板,发现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九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