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晋江平山中学八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每当你参加升旗仪式,被那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所感染时,你知道它被定为国歌是在(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共八大 D . 中共十五大
2、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   )

A . B . C . D .
3、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 的事件是(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1950年我国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

A . 土地归国家所有 B . 土地归集体所有 C . 土地归乡镇所有 D . 土地归农民所有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 《共同纲领》 B . 《土地改革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种局面的改变始于(   )

A .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 一五计划成功实施 C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 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  )

A . 农业 B . 轻工业 C . 重工业 D . 交通运输业
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9、党和中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

A . 土地改革 B . 民族区域自治 C . “三大改造” D . 生产改革
10、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以下图片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A . 大跃进 B . 三大改造 C . 文化大革命 D . 改革开放
11、电视纪录片《文革时代》本着让事实说话的态度,以详实的资料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历史。下列哪个情节不应该在纪录片中(  )

A . 四五运动 B . 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C .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D . “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
12、中国人民解放军走上科技强军道路的最重要的标志是(    )

A .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空军基地的建立 B . 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 C . 核潜艇的研制成功 D . 我国自行研制成功海军导弹驱逐舰
13、“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两弹一星”指的是(   )

A . 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B . 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 C . 导弹、氢弹、人造卫星 D . 导弹、氢弹、宇宙飞船
14、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 . 袁隆平 B . 杨振宁 C . 邓稼先 D . 钱学森
15、布票、邮票等购物票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

A . 物资丰富,购物不要钱 B . 物资缺乏,凭票购物 C .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 D .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16、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日战争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

A . ①③⑤ B . ①④⑤ C . ①②⑤ D . ②④⑤
17、邓小平于1978年、1985年两次入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A . 他富有传奇色彩 B .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C . 他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 他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8、下列关于“863计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有关863项科技发明的计划 B . 是一项跟踪世界水平、发展高技术的计划 C . 由四位老科学家首先提出 D . “863计划”的命名与1986年3月有关
19、下面跟我国现行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不相符合的是(  )

A . 公平竞争,按劳分配 B . 养老、救济等社会保障制度 C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D . 保证人人有饭吃的“大锅饭”制度
20、下图中的一位“母亲”怀抱中有两位“孩子”,她正在等待另一位“孩子”回来。据所学知识,你判断这位“孩子”很可能是(    )

A . 香港 B . 澳门 C . 台湾 D . 西藏

二、综合题(共7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的集体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实现“当家作主站起来”与“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党的领导人分别是谁?

(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也曾犯过严重的失误,请举一例。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枚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余光中(台湾)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转》。1995至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次。

(1)小明在北京奥运会看到材料一中两幅美丽的旗帜,它们各自代表来自哪个地方的运动员?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结合目前海峡两岸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认识。

3、八年级某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个)

(2)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

时间

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初

(3)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感想与认识。

4、2008年我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党的哪次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图二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推行的哪一政策?

(2)除了图三中提到的“深圳特区”外,还有哪四个地区被设为经济特区?

(3)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5、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错误:                                      

理由:                                      

6、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升空时,从广播里传出“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

错误:                               

理由:                                

7、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错误:                                

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福建晋江平山中学八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