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淮安田家炳中学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 .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C .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是(   )

A . 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 . 通过了《共同纲领》 C .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抗美援朝时期,哪些英雄以自己的行动体现出这一宝贵品质?(   )

①邱少云  ②刘胡兰  ③董存瑞  ④黄继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4、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 . 经济特区一一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一内地 B . 沿海开放城市一一经济特区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一内地 C . 内地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一沿海开放城市一一经济特区 D . 经济特区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一沿海开放城市一一内地
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 . 和平解放西藏 B . 土地改革 C . 抗美援朝 D . 制定宪法
6、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称号,下面图片中人物与图片下的称号不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7、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

A . 三大改造 B .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 “大跃进”运动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8、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③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9、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篇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的原因是(   )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0、“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 .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 . 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11、既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

A . 厦门 B . 广州 C . 福州 D . 宁波
12、张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①中共十二大②中共十三大③中共十五大。他想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题定几个关键词,请你帮帮他。(   )

A . ①毛泽东思想        ②初级阶段        ③ 邓小平理论 B . ①主要矛盾          ②中国特色        ③ 科学发展 C . ①毛泽东思想        ②国企改革        ③ 中国特色 D . ①中国特色          ②初级阶段        ③ 邓小平理论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的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材料二: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长

535万吨

296%

1.3亿吨

96%

原油

146万吨

235%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材料二中1952年到1957年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举出这一时期取得的建设成就两例。

2、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五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通过对图一“开国大典”的学习和了解,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二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此次会议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做出怎样的转变?

(3)简述图三中邓小平南方谈话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吧!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 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人教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1958年8月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1)材料一反映的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的社会变革,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的怎样的调整?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这两大运动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据材料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具体措施是什么?

(5)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政府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苏淮安田家炳中学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