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 境问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漫画反映的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 (    )

图片_x0020_1152570694

(1)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为缓解②问题的加剧,我们应参与的行动是(    ) (2)
A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 . 购物时选用环保袋 C . 控制能源消费数量 D . 积极推广节水措施
2、读下图“世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变化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1420202743

(1)2010年(    ) (1)
A . 世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 B . 之前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下降 C . 之后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加 D . 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数量多于发展中国家
(2)据图可知(    ) (2)
A .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将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 B . 发达国家决定今后世界人口年龄结构总趋势 C . 全球性的老龄化问题加剧将导致劳动力短缺 D . 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将成为全球性的人口政策
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表面(    ) (1)
A . 海洋与陆地面积之比约为3:7 B . 海洋被各大洲分割成均匀的四部分 C . 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称为洲 D . 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均为自然界线
(2)既濒临太平洋又濒临大西洋的大洲有(    ) (2)
A .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B . 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C . 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D . 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3)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是(    ) (3)
A . 白令海峡 B . 巴拿马运河 C . 马六甲海峡 D . 苏伊士运河
(4)四大洋中纬度最高的是(    ) (4)
A . 太平洋 B . 大西洋 C . 印度洋 D . 北冰洋
4、读下图“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图”,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图中显示的信息有 (     )

图片_x0020_100002

①大陆发现古海洋生物的化石

②相邻的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③两块大陆发现相似动、植物化石

④两块大陆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100003

(1)北半球(     ) (1)
A . 1月份大陆气温最低出现在纬度最高处 B . 1月份比7月份南北温差更大 C . 7月份大陆气温最高出现在纬度最低处 D . 同纬度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温
(2)关于影响图中四地气温的主要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①地1月气温较低,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 B . ②地1月气温较高,主要受海陆位置因素影响 C . ③地7月气温较高,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 D . ④地7月气温较低,主要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
6、下图是按照各个国家人口数量的多少绘成的世界“胖瘦”地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100006

(1)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1)
A . 非洲 B . 欧洲 C . 亚洲 D . 美洲
(2)黑色人种主要分布的大洲是(    ) (2)
A . 非洲 B . 欧洲 C . 亚洲 D . 美洲
(3)区别人种的主要依据是(    ) (3)
A . 经济发展水平 B . 宗教信仰 C . 体质、体貌特征 D . 语言文化
(4)小明想去美国留学,他要通过的语言关是(    ) (4)
A . 图片_x0020_100007 B . 图片_x0020_100008 C . 图片_x0020_100009 D . 图片_x0020_100010
7、左图中M—N两地之间的连线,是在不跨过任何大洋的前提下,你可以走的最长直线距离,右图是沿线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100011

(1)M-N沿线(     ) (1)
A . 经过三大洲 B . 全部处于东半球 C . 气候类型单一 D . 寒冷地区广阔
(2)丙地比甲地人口稠密,其主要自然原因是丙比甲地(    ) (2)
A . 地势较高 B . 全年高温 C . 降水丰沛 D . 交通便利
(3)与甲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    ) (3)
A . 图片_x0020_100012 B . 图片_x0020_100013 C . 图片_x0020_100014 D . 图片_x0020_100015
(4)在乙地最常见的宗教活动是(    ) (4)
A . 图片_x0020_100016 B . 图片_x0020_100017 C . 图片_x0020_100018 D . 图片_x0020_100019
8、下图“2018年10月29日网友微信对话手机截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_x0020_100020

(1)水城威尼斯经常遭遇洪灾的原因有 (    )

①全年多雨

②海拔低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人类不合理开采地下水

(1)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B.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洪水可能导致威尼斯(    ) (2)
A . 建筑物受损 B . 水上出行更便捷 C . 地面下沉 D . 水城特色更鲜明
(3)保护威尼斯世界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正确行为是(    ) (3)
A . 改建道路,发展陆上交通 B . 拆除宫殿,修建现代建筑 C . 驱逐当地居民,减少人口 D .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9、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9月在上海召开,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个领域内的超级大国是美国和中国。其中美国在基础研究、创新发明方面领先,而中国在应用实践、商业化方面具有优势,但在高端人才等方面仍有差距。除中美外,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也纷纷出台相应鼓励政策。从全球看,更好地发展人工智能,离不开跨境交流合作,若充分发挥互补优势,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被长期看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下积极发展人工智能的国家当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1)
A . 中国、美国 B . 法国、德国 C . 俄罗斯、日本 D . 中国、俄罗斯
(2)若中俄两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体现出(   ) (2)
A . 南北协商 B . 南南合作 C . 南北对话 D . 南南对话
(3)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充分发挥互补优势,这说明(    ) (3)
A . 只有发展水平高的国家间才能合作 B . 美国应该大量引进中国的高端人才 C . 开展国际合作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 D . 国家之间应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部(左图)发生7.4级强烈地震,此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随后引发大规模海啸,在印度尼西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此次地震、海啸灾害后,火山也频繁喷发,可谓祸不单行。

印度尼西亚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这是为什么呢?为寻找答案,某校初二年级的学生结合“海洋和陆地的变迁”这节内容展开了研究。

(1)同学们开展研究需要的地图有______(双项选择)。 (1)
A . 印度尼西亚气候图 B .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C . 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 D . 印度尼西亚交通图
(2)通过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板块、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下列箭头能正确反映右图中三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      (双项选择)。

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同学们发现印度尼西亚处于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的交汇处。

(3)下面是同学们学习板块构造学说后整理的笔记,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从中挑出三处。

示例:错误:平均分成六大板块

错误1:      

错误2:      

错误3:      

(4)通过学习,同学们尝试完成海陆变迁的结构图,请你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入正确的框内,将其补充完整。

A.自然原因      B.海平面下降      C.填海造陆

(5)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还引发了以下争论:

A同学说:这次地震一定会造成海陆变迁。

B同学说:这次地震不一定会造成海陆变迁。

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6)通过“海洋和陆地的变迁”一节的学习,你认为我国是否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并说明理由。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每年夏季,高温总会以各种姿态刷屏。2017年是以“火炉城市”话题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2018年则是以国外避暑胜地北欧,以及国内避暑胜地东北多地突破高温记录蔓延开来。8月更有报道称,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

图片_x0020_2043143613

(1)上图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甲、乙、丙三地都是气温明显异常增加的区域,三地都位于      (南、北)半球的      (五带)。甲地所处的大洲是      ,乙和丙所在的大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2)下图中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与上图中甲、乙、丙三地相对应的分别是                   (填字母)。其中A和C两种气候类型对比,      (填字母)气温年较差更大,原因是从海陆位置看,该地      。B气候类型是      ,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该地盛产      (双项选择)。

图片_x0020_156837728

(3)由于甲地区的异常高温,为了避暑,生活在这里的赛琳娜同学今年夏天与父母来到我国云南省昆明市度假。以下是她在度假时发给好友的短信:

图片_x0020_1546065817

你觉得短信内容是否可信?并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4)材料中描述到“8月更有报道称,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从全球气候背景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为缓解该原因导致的问题继续恶化,你可以采取的行为有      (至少两点)。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29

图片_x0020_100030

材料二:某地地形模型(图III)及该地气候资料(下表)

图片_x0020_100031

(1)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中国的《汉书・沟恤志》中记载道:“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这说明聚落的组成主要包括      。结合图I“聚”和“落”的 甲骨文解释,请你推测,古代的聚落分布地具有的特点有      (至少答出三点)。
(2)聚落是人的居住地,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现在聚落分成            两大类,读图II说出两类聚落的差异有       (提示:从房屋数 量、道路特点等方面至少答出两点)。
(3)结合上表,分析图乙中甲、乙、丙三处聚落,你认为乡村聚落景观保存最完整的是       ,最容易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       ,你的理由是       (至少两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