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 . 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 . 两杯水温度一样高
D . 无法比较
2、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B . 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 . 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
D . 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
3、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能分辨是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 .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5、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 运动员、羚羊、汽车
C . 羚羊、汽车、运动员
D . 汽车、羚羊、运动员
6、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
A .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 .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C . 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D .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7、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 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 . 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4 km/h
C .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7.8℃
D . 课桌的高度约为120cm
8、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 道路两旁载行道树
B . 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 . 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 . 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鸟巢倒影
C .
水面折枝
D .
故宫日冕




10、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 .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 .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 . 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
11、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 . 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 . 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 . 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12、甲、乙、丙三架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 . 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下
B . 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上
C . 甲向下、乙向上、丙向上
D .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开始就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时,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 (选填:“吸热”或“不吸热”)。
2、《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 的.
3、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4、如图为一个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A点到F点做的是 (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B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是 cm,平均速度是 m/s。
5、如图,某人测得一本书(末页页码为200)的厚度为 厘米,若忽略封底封面,该书每张纸的平均厚度为 厘米。(第二空小数点后保留三位数字)
6、用温度计测出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如图,示数为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如图丙,用体温计测量某人的体温,结果显示是 ℃。
7、汽车鸣笛声是由于喇叭 而产生的,交管局亮出新招:将声呐监控设备固定在道路旁,当接收到汽车鸣笛声时,声呐设备会发出一种波信号对鸣笛车辆进行定位,再通过视频记录该车的违法信息。则声呐设备发出的波信号为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
8、成语“杯弓蛇影”和“如影随形”中的“影”与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有关,前者是由 形成的,后者是由 形成的。
9、甲、乙两车,它们的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5,时间之比是2: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10、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m,当他远离平面镜一些,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河岸为参照物,船向 (选填“西”“东”)行驶。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欲使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入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请你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AB、CD为点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确定点光源S及其像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3、小明在利用如图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时,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
(1)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实验次数 |
路程 |
运动时间 |
平均速度 |
1 |
s1=75cm |
t1=2.6s |
v1=28.85cm/s |
2 |
s2=75cm |
t2=2.5s |
v2= cm/s |
3 |
s3=75cm |
t3=2.4s |
v3= cm/s |
v= cm/s |
(2)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 和 ;
(3)实验原理是 ;
(4)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小”)
(5)若在计时的时候,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则平均速度会偏 (填“大”或‘小’)
4、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冰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不变”)。
(3)由图乙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非晶体”),其熔点是 ℃,第2分钟处于 态,第6分钟处于 态,第8分钟处于 态。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
(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问:
速度v/km•h﹣1 |
反应时间t/s |
制动距离s/m |
50 |
0.49 |
13 |
60 |
0.50 |
20 |
80 |
0.51 |
34 |
100 |
0.52 |
54 |
120 |
0.54 |
85 |
(1)反应距离是多少?
(2)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在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自己驾驶的汽车与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至少要大于多少米?
(3)请你谈谈超速行驶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