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共11小题)
1、“五一”期间,为庆祝社会安定团结,市民们纷纷走上街头载歌载舞、锣鼓喧闹。歌声、锣鼓声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的,能分辨出锣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
2、小冬在舞蹈房里平行于平面镜练习行走,镜子长10m,他从镜子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用了5s,他的行走速度是 m/s。在行走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行走速度是 m/s,他相对于镜子中自己的像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
4、用遥控器给电视机换台时是通过遥控器发出的 来实现的;平时放入衣柜里的樟脑丸会变得越来越小是因为樟脑丸发生了 现象。
5、如图是一款具有拍摄、蓝牙功能的手机,可通过摄像头拍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图中甲、乙是用这款手机先后拍下同一小车的两张照片(摄像头焦距不变),拍摄第二张比拍摄第一张照片时摄像头离小车 (选填“远”或”近“)些。两次拍摄时,摄像头离小车的距离都是 (填与焦距之间的关系)。
6、站在河边,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动的鱼,前者是光的 现象,后者是光的 现象,所看到的都是 像。
7、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与甲车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车;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8、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果不爱护眼睛容易患上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佩戴 透镜(选填“凸“或”凹“)。视力正常的眼睛,远近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
9、把一只充了气的气球放在阳光下晒,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的 保持不交,它内部气体的密度 。
10、如图所示,是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折射角为 度,在界面的 侧是空气。(选填“上"或“下“)。
11、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把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共8小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 水中的倒影
B . 墙上的手影
C . 池水变“浅”
D . 小孔成像
2、夏天打开冰糕的包装纸,有“白气”生成,这种现象属于( )
A . 熔化
B . 升华
C . 汽化
D . 液化
3、关于下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甲所示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B . 图乙所示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 . 图丙所示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
D . 图丁中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
4、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元硬币的直径2.5mm
B . 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g
C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D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3℃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
A . 放大镜
B . 照相机
C . 投影仪
D . 试衣镜
6、深秋的早晨,发现湖中水面结了一层薄冰(不计蒸发吸热),由此可知昨夜的最低气温是( )
A . 0℃
B . 0℃以下
C . 0℃以上
D . 0℃或0℃以下
7、如下图是用来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处,则:( )
A .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8、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干冰或冰块对食品进行保鲜,这是利用了( )
A . 干冰熔化吸热
B . 干冰升华吸热
C . 冰块汽化吸热
D . 冰块升华放热
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计9分)(共3小题)
1、在冬天,向手背上“哈气”感到热,而向手背上“吹气”却感到冷,请简要说明理由。
2、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玻璃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为什么?
3、小聪同学用橡皮条自制一把皮尺,小明说使用这样的皮尺测物体长度时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你认为小明说得对吗?为什么?
四、计算题:(23题5分,24题7分;共计12分)(共2小题)
1、小明家离学校2km,他平时步行上学,需要半小时才能到达学校。最近,他骑行共享单车上学,若骑行共享单车的速度约为5m/s。求:
(1)小明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1位小数)
(2)小明骑行共享单车上学节约的时间是多少?
2、质量为9kg的冰块,密度为0.9×103kg/m3。求
(1)冰块的体积V。
(2)若冰块吸热后,有3×10-3m3的冰熔化成水,求水的质量m水。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5题12分,26题3分,27题7分,28题3分,29题5分;共计30分)(共5小题)
1、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他应选取两支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 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 .
(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要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束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来;
(3)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做出一条从光源s射出的光线,使它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
(4)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5)如图所示,小君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纽扣的直径d是 cm。
(6)如图所示,a,b是从点光源S发出的、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完成光路并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
3、如图所示,同学们在做“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观察到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②把小酒杯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酒杯的质量为 g。③在量筒中倒入50mL的水,放入小酒杯后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如图丙所示,则小酒杯的密度为 kg/m3。
4、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和温度计。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为合理缩短实验时间, 组应适当减少水的质量。
5、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将光具座上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至 处。
(2)调节光屏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实像,如图,此时是 的成像原理。
(3)如果要演示远视眼的成因,只需要在图中的凸透镜旁边再放一个A眼镜即可,则该眼镜应为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4)小眀取来自己的另一副同种类型的B眼镜代替了A眼镜,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则fA fB。(选填“>”或“=”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