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长为例》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梯田是小伙子的脸”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俗语(     )


A . 傣族  B . 哈尼族    C . 土家族  D . 苗族
2、哈尼族人利用水资源的办法是    (    )


A . 利用雪水自然融化 B . 利用降水多的特点积蓄雨水 C . 开凿人工运河 D . 修筑水渠网络,引山泉溪流
3、元阳人的山寨一般建在 (        )


A . 山顶     B . 山腰 C . 向阳开阔的山坡上   D . 山脚
4、下列词句中,表达人文特点的是    (    )


A . 地势平坦  B . 阳光充足 C . 历史悠久,文明古国    D . 土地肥沃
5、你将对家乡的风俗习惯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调查的基本步骤包括(     )

  ①确定主题   ②拟订提纲     ③预测调查结果    ④实施调查   ⑤撰写调查报告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②③④⑤
6、我国云南哀牢山区的哈尼族人把水稻种在山上,方法是( )
A . 愚公移山,把山削为平地 B . 培植本土水稻,引大河流域的水灌溉 C . 山上插秧,山下播种 D . 修筑层层梯田,利用山泉溪流灌溉
7、为检验“限塑令”和普及环保袋的工作成效,某市统计局对3 000户居民进行了调查。你认为该统计局最有可能选用的调查方法是( )
A . 查阅资料 B . 个别访谈 C . 问卷调查 D . 实地考察
8、浙江的网友通过邮箱给小明发来一张家乡的景观图片,应该是下面的哪一张( )
A . B . C . D .
9、以下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我家在元阳山区,这里地形虽然崎岖,却可开发成梯田,种植水稻 B . 我家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C . 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因热量不足,农作物多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D . 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水果特别甜
10、对家乡的调查成果的形式可以是( )

①一个多媒体课件 ②一篇调查报告 ③一张地图 ④一篇记叙文

A . 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

1、小张同学通过网上查找和实地查访撰写了一篇介绍家乡的报告。读小张同学家乡的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同里

我的家乡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的苏州市吴江区,地理坐标北纬31°08′、东经120°38′。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周环水。它是江苏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

同里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 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这里“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独特景观,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在同里人眼里,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是消灾解难的象征。老人过寿、青年人婚娶,有过“三桥”的习俗。

(1)材料中的“古运河”是指哪条河?从材料中可知,小张主要采用了哪些社会调查方法?
(2)同里位于      (填低纬度、中纬度或高纬度),      带(五带);从地理分区看,位于我国的      (北方或南方),人们以      为主食,民居特色为      
(3)同里所在的太湖流域早在古代就是我国农作物的高产区,你能从自然环境角度说说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长为例》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