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共15小题)

1、下列现象能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
A . 车子行驶的方向 B . 人运动的方向 C . 旗子飘扬的方向
2、下列现象说明要下雨的是(    )。
A . 松果鳞片打开 B . 蚂蚁搬家 C . 燕子高飞
3、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日历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可在不同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B . 可用文字或符号进行记录 C . 坚持每天观察记录,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
4、关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极易溶解在水中 B . 少量溶解在水中 C . 不能溶解在水中
5、在50毫升水中加入2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发现还有部分食盐没有溶解,这是因为(    )。
A . 食盐颗粒太大 B . 搅拌得还不够 C .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6、为了准确测量气温,应该选在(    )进行。
A . 室内通风处 B . 室外阴凉、通风处 C . 室外向阳、通风处
7、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吸入后进入血液,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的。
A . B . C .
8、如图,把密封的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我们听到里面闹钟的铃声会(    )。

A . 越来越强 B . 越来越弱 C . 不变
9、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是因为(    )。
A . 敲击虽然停止了,但锣本身的振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B . 锣的振动虽然停止了,但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C . 锣的振动虽然停止了,但我们的耳朵感觉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10、耳廓的主要作用是(    )。
A . 为了美观 B . 传递声波到中耳 C . 收集声波
1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水面产生波纹 B . 水面迅速上升 C . 水面没有变化
12、下列行为能保护口腔的是(    )。
A . 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B . 睡前吃糖 C . 吃了热的东西马上吃冷的东西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外形上,人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B . 身体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C . 人体的特点都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
14、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其中具有撕裂食物功能的是(    )。
A . 门齿 B . 犬齿 C . 臼齿
15、食物进入人体后,依次经过的消化器官顺序正确的是(    )。
A . 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B . 口腔→胃→食道→大肠→小肠 C .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二、实验探究,分析解释(共62分)(共6小题)

1、我们关心天气。

入冬以来,天气时暖时寒,雨水偏多,小明自制雨量器对一周的降水量做了测量和记录。

(1)下列容器中适合做雨量器的是________。

                                    

(1)
A . 不透明 B . 透明 C . 透明
(2)要记录一天中的降水量,小明应测量________小时的降水总量。 (2)
A . 12 B . 24 C . 36
(3)下表是小明所作某月一周的降水量记录,请画出一周的降水量变化柱状图。

日期

2

3

4

5

6

7

8

降水量(毫米)

5

14

10

0

0

0

12

(4)这个月2日的降水量是5毫米,对照降水量等级表,可确定这天下雨的等级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降水量等级表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的降水量(毫米)

0.1-9.9

10.0-24.9

25.0-49.9

50.0- 99.9

100.0-249.9

≥250.0

(4)
A . 小雨 B . 中雨 C . 大雨
(5)小明从天气预报中知道1月6日是晴天,气温是“-2℃~8℃”,那么当天的最低气温读作:      ,当天的最高温度是      。一般来说,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填“10时”“12时”或“14时”)。
(6)今年元旦前夕,我市下了一场雪。下雪前,天空中的云最有可能是________。 (6)
A . 积云 B . 层云 C . 卷云
2、物质的溶解。

小明选取了少量的面粉、沙子、高锰酸钾、食用油四种物质做溶解实验,经过充分搅拌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根据小明的记录回答问题。

1号

2号

3号

4号

在水中分布情况

底部较多

全部在底部

均匀分布

全部浮在上部

是否出现沉淀

有沉淀

有沉淀

没有沉淀

没有沉淀

(1)比较分析上表,我认为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号物质。
(2)我推测:4号物质可能是      
(3)下列物质中,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 (3)
A . 食盐 B . 小苏打 C . 酒精
3、溶解的快与慢。

怎样加快水果糖在水中溶解的速度?小明进行了实验研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影响水果糖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因素主要有:            、水果糖是否切碎。
(2)研究“水果糖是否切碎”这个因素时,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3)如果要以最快的速度溶解水果糖,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我的方法是:      

4、物质的分离。

下图是我们分离物质时经常采用的两种装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实验装置,仪器A是      ,仪器B是      
(2)如果要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选择      ,如果要分离出混合在水中的面粉,我们可以选择      。(选填“装置一”或“装置二”)

   

(3)如果把高锰酸钾和水的溶液用装置一进行过滤,该装置上面烧杯和下面烧杯中液体的颜色      (填“相同”或“不同”)。
(4)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错误的是________。 (4)
A . 用燃着的酒精灯为另一盏酒精灯点火 B .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重复一次 C . 万一酒精洒出并且燃烧,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5、运动起来会怎样。

小华对自己平静状态下和运动三分钟后呼吸和心跳次数作了记录。

平静状态

运动三分钟后

每分钟呼吸次数

23

34

每分钟心跳次数

73

96

(1)观察上表,我们发现:运动过程中,人体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比平静时      (填“少”“多”或“一样”),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静时      (填“少”“多”或“样”),这是因为人体运动过程中,需要      
(2)小华发现在运动三分钟后,平时爱运动的同学恢复到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及所花的时间,要比不爱运动的同学少,请解释这一现象。
(3)班里有部分同学的肺活量太小了,我们可以建议这些同学应多________。 (3)
A . 吃些营养品 B . 多多休息 C . 加强体育锻炼
6、尺子与声音。

(1)如图所示,轻轻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用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这说明声音的强弱和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2)下表是小明做“探索尺子音高的变化”实验时的记录。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看到振动的快慢

听到声音的音高

6

9

较快

较高

12

分析记录表可知,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      ,振动越      ,声音越高。

(3)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右图中的三枚铁钉,发出声音最低的是________。

(3)
A . 最短的铁钉 B . 中等长度的铁钉 C . 最长的铁钉

三、联系实际,应用科学(共23分)(共3小题)

1、骨骼、关节和肌肉。

人体内部有一个框架,是由骨骼组成的。体内的骨骼系统中骨的数量由年龄而定。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275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206块骨。骨头之间连接的地方称为关节。人体内大约有600块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类,心肌在心脏部位,它永远不会疲劳,能够不断地收缩。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1)
A . 人体内的骨骼数量是不变的 B . 心肌能不断收缩 C . 骨头之间连接的地方称为关节
(2)人体内大约有________块肌肉。 (2)
A . 400 B . 500 C . 600
(3)如图是人体上肢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

我们在做各种运动时,骨骼      独立运动(填“能”或“不能”)。我们使劲提重物时,右图中的肌肉      处会收缩鼓起(填“A”或“B”)

(4)许多机械设备利用了我们人体结构的工作原理,如门窗上的合页类似身体多个部位的      ,高塔能起到类似      的支撑作用(填“骨骼”或“关节”)。

  

2、声音的传播。

小明和小叶用细棉线和纸杯制作了一个“土电话”。

(1)当两人距离较近时,他们可以不用“土电话”就能直接对话,这说明      能传播声音。
(2)他们站在相距10米远的两个地方(不能直接对话),通过“土电话”却实现了通话,这说明      
(3)如果有人用手捏住了“土电话”棉线,听的一方      听到对方的说话声(填“能”或“不能”)。
(4)把棉线改为金属丝,用同样大小的声音通话,发现听到的声音会      (填“强一些”或“弱一些”)。
3、我们的耳朵。

如图是小明研究“耳的结构和功能”的一个模拟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      ,它能将声波转化为      
(2)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一次距离气球皮远,一次距离气球皮近,纸屑跳动的更明显的是音叉距离气球皮      (填“较远时”或“较近时”)。
(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听力的是________。 (3)
A . 在高速公路上建隔音墙 B . 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C . 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丽水市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