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医疗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0.9%的生理盐水给病人补充体液,现用4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这种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约为(  )

A . 405g B . 450g C . 455g D . 500g
2、 下列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

A . 用铁从含银废液中回收银 B .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 . 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D . 用铝合金能制作门窗框架
3、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 发射航天飞机 B . 水车汲水灌溉 C . 太阳能供热 D . 风力发电
4、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药品正确的是(   )

A . 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稀硫酸) B . CO2中混有HCl(NaOH溶液) C . CaO中混有CaCO3(稀盐酸) D . CaCO3中混有Na2CO3(水)
5、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 126 B . 88 C . 38 D . 50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
A . 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 . 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C . 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 D .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
7、可由金属单质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
A . CuCl2 B . FeCl3 C . AlCl3 D . AgCl
8、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很重要.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闻气体气味 图片_x0020_2118464328 B . 取用块状固体 图片_x0020_251187879 C . 滴加液体 图片_x0020_650011945 D . 稀释浓硫酸 图片_x0020_627928178
9、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 敞口放置的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 .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蒸发海水、食盐晶体结晶析出的过程 C . 夏天,铜制眼镜架表面出现绿色物质[主要成分Cu2(OH)2CO3],可用稀盐酸除去 D .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
10、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Fe2+、Cu2+ , 不溶物为Cu②溶液中有Fe2+、Cu2+ , 不溶物为Fe③溶液中只有Cu2+ , 不溶物为Fe④溶液中只有Fe2+ , 不溶物为Fe、Cu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1、以下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 . K2SO4 B . NH4NO3 C . KNO3 D . Ca(H2PO4)2
12、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A . 氯化钠和碳酸钙 B . 氢氧化钠和硝酸钾 C . 硫酸和硫酸钠 D . 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13、有三瓶无色溶液分别为石灰水、烧碱溶液和稀硫酸,用一种试剂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 . 酚酞溶液 B . 氯化钡溶液 C . 碳酸钠溶液 D . 紫色石蕊溶液
14、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 . CuSO4、Ca(OH)2、Na2CO3 B . BaCl2、Ag NO3、Na2 SO4 C . Na2CO3、KOH、  H2SO4 D . KNO3、Na2SO4、HCl
15、如图,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套在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图片_x0020_432507517

A . X是O2 , Y是Ca(OH)2溶液 B . X是CO,Y是Ca(OH)2溶液 C . X是CO2 , Y是NaOH溶液 D . X是CO2 , Y是稀硫酸溶液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图片_x0020_244923042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
(3)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4)
A . c>a=b            B . a=b>c          C . a>b>c         D . b>a>c
2、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3个镁离子      ;氯化钠溶液中的阳离子      ;氖气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碘酒中的溶剂的化学式      

3、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请选用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

a、铁粉     b、氮气     c、天然气     d、钛合金

(1)可作燃料的是      
(2)可作食品包装袋中的脱氧剂是      
(3)可用来制造人造骨是      
(4)可用于制造氮肥的是      
4、农业上降低土壤酸性、农药上配制波尔多液都要用到的一种碱是      (写化学式),用这种碱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是因为      (写化学方程式)
5、下表列出了家庭中的一些物质的pH.。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pH

3

9

7

10

(1)上述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2)蚊子的毒液中含有甲酸,如果你被蚊子叮了以后痛痒难忍,你应该把表中的物质      涂在痛痒处。理由是      
6、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密切相关,请试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做法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服用含少量细铁粉的补血药品,能治疗缺铁性贫血      
(2)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3)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在一段时间内墙壁会“出汗”      
(4)长期存放的氢氧化钠溶液,因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      
7、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172262515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中      (填标号,下同)与      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      
8、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3

(1)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 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      
(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发生,某班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一: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试液,不断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如果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案二:向装有一定量稀盐酸的试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你认为方案二的结论正确吗?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如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

图片_x0020_278507012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      ,丙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和乙:      

丙和丁: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又称为      反应。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学好化学能帮你走出认识上的许多误区,从感情走向理性,如从化学的角度看,纯碱不是碱,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再举2例:
(1)      
(2)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回收废旧干电池、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下面是某校兴趣小组

探究旧电池组成的过程(片段),请帮助他们完成相应报告:

〔提出问题〕废旧干电池的组成物质有什么?

〔查阅资料〕淀粉遇I2变蓝,

〔活动探究1〕电池中含有的材料有哪些?请各举一例:金属      ;非金属       

〔活动探究2〕电池的内容物中有没有我们熟悉的离子?

〔猜想1〕小组中的同学在剥开电池锌壳时,闻到一股淡淡的刺激性气味,因此他猜想:电池的内容物中含有NH4+.

〔设计方案1〕取少量白色糊状物与      混合、研磨,闻到氨味,证明上述猜想正确。

〔猜想2〕可能含有OH-、CO32-、Cl-中的一种或几种。

〔设计方案2〕为了验证猜想2,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表格中相应内容。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相应结论

1.取样,溶于适量的水中,静置,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不变蓝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稍过量的稀硝酸

无明显现象

      

3.向第2步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4.取白色糊状物,滴加少量碘液

有蓝色出现

则说明有淀粉存在

〔结论〕上述实验证明,电池内白色糊状物主要是      (填化学式)和淀粉两种物质混合而成。

〔交流与讨论〕若将上述步骤2中滴加稀硝酸改为滴加稀盐酸,你认为对本实验有无影响?说明你的理由:      

六、流程题(共1小题)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含有少量生石灰的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图片_x0020_100024

(1)在“固体样品”中加入水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溶液B”中所含溶质为      (填化学式)。
(3)在“操作2”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      
(4)加入“适量稀HCl”的目的是      
(5)“操作3”的名称是      
(6)①用提纯的NaCl配制200 g 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       g。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砝码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③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若俯视读数,而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七、计算题(共2小题)

1、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就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在现行奶粉检测的国家标准中,主要进行蛋白质、脂肪、细菌等检验。其中蛋白质的检验是通过测定奶粉中的含氮量来推算其中的蛋白质含量。不法分子就是利用三聚氰胺增加奶粉中的含氮量。三聚氰胺分子式为C3N6H6 , 请计算:
(1)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三聚氰胺中碳元素、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下同)
2、将10g不纯的氯化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待样品中的氯化镁全部溶解后过滤(滤液损失不计),将所得滤液与63.3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8g白色沉淀。

求: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