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1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石蜡融化
B . 铁钉生锈
C . 面包发霉
D . 木条燃烧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O2
B . KCl
C . SO2
D . K2MnO4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过滤.
D .
称量固体




5、从地沟油中提炼生物柴油是垃圾资源化的方法之一。生物柴油主要成分是硬脂酸甲酯(C19H38O2)下 列有关硬脂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对分子质量为298g
B .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38:2
C . C,H,O 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9:38:2
D . 氧元素质景分数计算式为
%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 电解水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C .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D . 水通电分解生成两种单质,所以水是混合物
7、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水蒸发过程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未发生变化
B . 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效起来------分子的种类变多
D . 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对化学方程式
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B . 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7:8
C . 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 在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C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一定是单质
D .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 是化合物
10、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向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食盐水 |
B | 除去MnO2中少是的KMnO4 | 加热固体混合物 |
C |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
D | 比较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 将燃若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符号为
(2)2N表示
(3)每个臭氧分了由三个氧原子构成,则臭氧的化学式为
2、如图中A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若C表示氯离子,则X=
(3)元素在周期表中有规律分布,D中甲的原子序数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乙所代表的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
(1)从江河等水源中取出的水经静置、沉淀、 等操作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异味;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化学来源于生活,学好化学能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很多问题。
(1)加碘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2)氮气能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其具有 的化学性质
(3)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
(4)农业上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可以达到 的目的
5、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或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的水,加水的目的各不相同。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放有少量水(或细沙)的目的是防止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是为了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可推知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集气瓶里放水是为了吸收五氧化二磷且 。
6、请用质量守恒定律有关的知识来回答下列问题。
(1)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要比原来铜粉质量 ;
(2)将l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B的质最为 g:
(3)将蔗糖隔绝空气加热只得到黑色的炭和水,则可知蔗糖中含有的元素是 (写符号),推断的依据是 .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1)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选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
(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_____(选择序号填空)。 (2)
A . 化合物
B . 单质
C . 混合物
(3)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同答下列问题。
A.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A中实验可得出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 ,该实验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 .
(2)B实验结束后,向瓶内例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震荡,出现的现象是 ;
(3)C实验中观察到红磷燃烧时产生 ,放出大量热。实验时若红磷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2、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做热源的仪器名称
(2)装置B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 时开始收集;
(3)用装胃D收集氧气,验满时看到的现象 ;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下列可得到平稳的气流的方法是_________ (4)
A . 将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的试管中
B . 将过氧化氢溶液缓慢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实验室中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图,小明同学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质量”的过程如图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一数据可计算出a= g;
(2)对比图一数据,小明同学计算的结果足错误的,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正确的结果: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最为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