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中,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矿石粉碎 C . 榨取果汁 D . 煤炭燃烧
2、小强用托盘天平称5.0克食盐,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称量后天平达到平衡时(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则实际称量的食盐的质量( )

A . 等于5.0克 B . 小于5.0克 C . 大于5.0克 D . 无法判断
3、氮气具有的下列性质中,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  )
A . 常温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B . 在低温高压下能变成无色液体或雪状固体 C . 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能与氢气作用变成氨 D . 极难溶于水
4、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的灭火方法是(   )
A . 用水浇灭 B . 用湿抹布盖灭 C . 用书本扑打灭火 D . 用嘴吹灭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B . 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C . 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 . 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6、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   )            
A . 0.5ml B . 1ml~2ml C . 3ml~4ml D . 5ml~6ml
7、在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酒精很容易挥发 B . 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 C . 木材在空气中能燃烧 D . 二氧化碳气体降温后能变成雪花状固体
8、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  )
A . 数字计算 B . 化学实验 C . 逻辑推理 D . 物体测量
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A . 颜色变化 B . 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C . 放热、发光 D . 新物质生成
10、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B .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C . 小苏打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气泡 D . 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霜
11、下列用途中,由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 用镁粉做照明弹 B . 用铁锅炒菜 C . 用铜丝导电 D . 用电灯照明
1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极易生锈,这是铁的(     )
A . 物理变化 B . 化学变化 C . 物理性质 D . 化学性质
1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列对“新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 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不同的物质 C . 是与变化前的物质状态不同的物质 D . 是在组成与结构上与变化前物质不同的物质
1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装粉末状药品 B . 图片_x0020_100002 洗涤试管 C . 图片_x0020_100003 加热固体 D . 图片_x0020_100004 滴加液体
15、最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 . 剧烈燃烧 B . 发出白光 C . 生成白色固体 D . 放出大量热
1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或操作合理的是()

⑴用托盘天平称取9.6gCuO粉末

⑵用10mL的量筒取8.25mL水

⑶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将玻璃管直接插入胶皮管内

⑷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试管要略向下倾斜

⑸用15mL的试管一次性加热8mL蒸馏水

A . (1)(5) B . (1)(4) C . (1)(2)(4) D . (3)(5)
17、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有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没有进行预热.其中与之有关的是()
A . ①③⑤ B . ②④ C . ②③⑤ D . ③④⑤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概念 B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 .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很剧烈 D .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19、图中表示10mL量筒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相差1 mL,如果A刻度为8mL,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7.1mL B . 7.2mL C . 7.3mL D . 8.8mL
20、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 . 少量试剂的反应 _x0000_i1026 试管 B .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_x0000_i1027 胶头滴管 C . 较多量液体加热一烧杯 D . 盛放固体药品 _x0000_i1028 细口瓶
21、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 火焰分为三层 B .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 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 D . 蜡烛逐渐变短
22、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电灯通电后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米饭变馊、气球爆炸 C . 玻璃破碎、海水晒盐 D . 糯米制成酒、发生沙尘幕天气
23、一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3.7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 . 向右侧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B . 向右盘中加珐码 C . 继续加入药品 D . 适当减少药品
24、实验室中不能被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 . 试管 B . 量筒 C . 烧杯 D . 锥形瓶
25、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后,初次读数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加入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则该学生实际加入量筒内的液体体积是(      )
A . 等于5 mL B . 大于5 mL C . 小于5 mL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请用下列序号填空:

①玻璃打碎  ②玉米酿酒  ③铁制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④蔗糖易溶于水  ⑤铜丝能导电  ⑥酒精能燃烧  ⑦气球吹爆了  ⑧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  ⑨石蜡受热熔化  ⑩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⑾食物腐烂

(1)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2)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3)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4)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2、请从下列常见仪器中,选用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图片_x0020_100006

①实验室中经常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⑥能用来作为少量试剂反应容器的是      

3、回答下列操作问题: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先进行      ;试管中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与桌面呈      度角。
(2)量取10mL某液体时,如果俯视量筒的刻度,则实际所量取液体的体积      (填“>”、“<”或“=”)10 mL;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4)实验室中使用的托盘天平能精确到      g;称量时将物体放在      盘,砝码放在      盘,先加入质量      的砝码,再加入质量      的砝码,或移动游码。
(5)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      
4、简要写出下列操作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持      
(2)倒细口瓶中的药液时,标签没有向手心      
(3)用一只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4)将较重的大理石块垂直投入锥形瓶中      
5、如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是:      ,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      g。

图片_x0020_100007

6、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①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密度比水小,③不溶于水,④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⑤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⑥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      (用序号填空)
(2)苯的化学性质有      (用序号填空)
(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式      

三、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同学们想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有什么不同,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收集两瓶呼出气体和两瓶空气。

(实验过程)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空气里的现象

呼出气体里的现象

实验结论

      

木条燃烧无变化

      

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氧气含量      

分别向两个气体集气瓶中滴加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      

      

无变化

      

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水蒸气含量      

(实验拓展)怎样收集一瓶教室里的气体样品:      

2、同学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请你参加。

(1)实验①位于火焰      (填图中字母)层的火柴梗最先碳化,所以      焰温度最高。
(2)实验②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      ;实验③的澄清石灰变      ,这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3)实验④的碟子上出现      色固体,说明蜡烛不完全燃烧会生成      
(4)向焰心内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在玻璃管口可点燃形成有趣的“母子火焰”。(如图)

(查阅资料)

①石蜡等含碳物质不充分燃烧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是可燃烧的气体,遇冷不会变成液态或固态

②石蜡蒸气是可燃烧的气体,遇冷会凝固成固体。

(提出问题)能形成“子火焰”的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猜想1: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

猜想2: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猜想3: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将导出“子火焰”的玻璃管用凉的毛巾包住,过一会在导管口点火。

(现象与结论)

①如果导管口处不能点燃,去掉毛巾,玻璃管内有出现白色固体,则猜想      正确.

②如果导管口处能点燃,去掉毛巾,玻璃管内没有出现白色固体,则猜想      正确.

③如果猜想3正确,现象应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