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同步试卷(第2课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
1、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多修建于( )
A . 秦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2、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有( )
①设置西域都护 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 ④设置驻藏大臣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③
3、下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
朝代 | 元朝 | 清朝 |
相关史实 | 设宣政院 | 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
A . 台湾
B . 海南
C . 新疆
D . 西藏
4、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称颂的民族英雄是( )
A . 戚继光
B . 俞大猷
C . 郑成功
D . 林则徐
5、“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歌谣中 “戚爷” 的主要事迹是( )
A . 统一了女真各部
B . 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C . 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 . 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6、清朝设立了伊犁将军,它管辖的地区是( )
A . 东北地区
B . 蒙古地区
C . 新疆地区
D . 西藏地区
7、在今河北承德市,有一座避暑山庄。清朝皇帝除了在这里避暑外,还进行政治活动。下列关于清朝在此进行的政治活动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接见蒙古王公
B . 接见西藏政教首领
C . 举行金瓶掣签
D . 修建寺庙
8、“明修长城清修庙”反映了明清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态度是( )
A . 明朝被动防御,清朝积极主动
B . 明朝积极防御,清朝“怀柔
C . 明朝“怀柔”,清朝主动
D . 明朝修长城抵御,清朝修寺庙防御
9、1685-1687年,清军两次大败沙俄侵略军的地点是( )
A . 尼布楚
B . 热兰遮
C . 雅克萨
D . 赤崁城
10、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 )
A . 中国古代改革家
B . 和外国友好交往
C . 抗击外来侵略
D . 发展民族经济
二、简答题。(共4小题)
1、列举明、清在抵御外敌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还采取了哪些举措吗?
2、列举明清统治者是处理西北边疆民族关系的事例与举措?
3、避暑山庄与一般的避暑胜地相比,有什么特点?
4、你认为清政府设立金瓶掣签制的目的是什么?
三、材料分析(共1小题)
1、材料一:倭寇一直闯到徽州、芜湖、南京、淮安和徐州一带。他们杀人越货、掳人勒赎或出卖。
材料二: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材料二: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倭寇”来自哪个国家?是由什么人组成的?
(2)针对材料一中反映的这种情况,明朝中期,明政府派哪一位将领到浙江沿海抗倭?
(3)材料二表达了这位将领的什么志向?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位将领。
(4)材料三中的“贵国”和“余”分别指的是什么?
(5)1684年,清政府为加强台湾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它的设置有何意义?
四、论述题。(共1小题)
1、“明修长城清修庙”。反映明清两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态度的差异。结合史实论述的清朝统治者的观点与明朝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政策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