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学校小学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共10小题)
1、道德、纪律、法律三个行为规则中。最具有权威性的是 。
2、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 ,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3、不同的 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4、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5、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6、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
7、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说明权利与义务是 的。
8、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 ,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9、为国家 、民族 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10、 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小题2分,共30分) (共15小题)
1、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
A . 正确
B . 错误
2、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A . 正确
B . 错误
3、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A . 正确
B . 错误
4、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
A . 正确
B . 错误
5、法律不但约束人们的行为,也保护着人们的权利。
A . 正确
B . 错误
6、我们的居民身份证可以随意借给熟人使用。
A . 正确
B . 错误
7、在社会生活中,约束调整人们的行为要完全依靠法律。
A . 正确
B . 错误
8、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的法律,在我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 . 正确
B . 错误
9、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 . 正确
B . 错误
10、我国参加了多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所规定的义务。
A . 正确
B . 错误
11、刑法、民法等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
A . 正确
B . 错误
12、公民要尽量享受基本权利,少履行基本义务。
A . 正确
B . 错误
13、只有年满18岁,才是公民。
A . 正确
B . 错误
14、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A . 正确
B . 错误
15、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共10小题)
1、孙某某因犯有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孙某触犯了( )
A . 民法
B . 刑法
C . 治安管理处罚法
2、规范调整人们行为的是( )
A . 纪律
B . 法律
C . 道德
3、以下为即将升入初中的两位同学的对话。小佳:下半年我就要转到市里的学校学习了。小桐:城里的学校会接受农村的学生吗?小佳:我们可以跟随打工的父母到外地就近读书。小佳享有的基本权利是( )
A . 财产权
B . 平等权
C . 自由权
4、下列行为属于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 . 小辉举报涉黑犯罪行为
B . 小佳的爸爸每月按时缴纳税款
C . 小丽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
5、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参加余项国际人权条约( )
A . 10
B . 20
C . 30
6、国家宪法日是( )
A . 12月4日
B . 9月30日
C . 9月18日
7、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规定这一制度的法律是( )
A . 刑法
B . 宪法
C . 民法
8、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它们进行活动的根本准则是( )
A . 宪法
B . 党章
C . 行政法
9、宪法是法治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 )
A . 上级任命产生
B . 党员选举产生
C . 民主选举产生
10、中国是全世界第几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
A . 五
B . 六
C . 四
四、简答题: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共2小题)
1、北京学生梁帆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去荷兰参加会议。一进会场,只见宾馆门前的栏杆上,几十面色彩缤纷的各国国旗迎风招展,但没有看到中国的五星红旗。他震惊了,立刻找到会议的组织人员说:“一定要升起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因为我在这儿!”
梁帆的庄严声明受到重视,五星红旗终于飘在宾馆门前的旗杆上,梁帆也受到了外国人的敬佩,被称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1)“因为我在这儿”梁帆亮明的身份是什么?
(2)梁帆履行了哪项公民基本义务?
2、阅读《宪法伴我成长》资料,回答问题。
上述材料说明了哪些道理?
五、情景探究(共14分) (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以身试法:2018年5月,蒋某在网上发表严重侮辱董存瑞、黄继光的言论,并称要看看自己的言论不会被处罚,要是被抓了他就说明公民没有言论自由。蒋某此举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激起了广大网民的愤慨。
法律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禁止一切歪曲、丑化、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行为,蒋某因侮辱英烈被依法行政拘留10日并处500元罚款。
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具有怎样作用?
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看,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