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共15小题)

1、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2、下列成语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掩耳盗铃 B . 木已成舟 C . 死灰复燃 D . 冰雪消融
3、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 B . C . D .
4、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5、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碳足迹就越大。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A .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B . 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C . 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D .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6、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物理性质的是(   )
A . “铜丝”:我能导电 B . “蜡烛”:我能燃烧 C . “氮气”:我具有稳定性 D . “铁钉”:我容易生锈
7、如图为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硫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B . 图b中n的值为6 C .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g D . 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8、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很可能造成失败甚至酿成事故。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取用粉末药品 C . 过滤 D . 倾倒液体
9、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空气质量级别从一级到六级,数字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⑤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⑥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④⑤⑥ B . ①②③④ C . ⑤⑥ D . ③④⑥
10、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题图”所示,该钟表的整点时间小时数与该元素的质子数相等。下列关于元素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2:00对应的元素不是稀有气体元素 B . 10:00对应的元素易形成化合物 C . 9:00对应元素的离子符号为F+ D . 硼元素的质子数是5
1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 . 体温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D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1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
A . 燃烧的条件 B . 物质分类 C . 自然界中多种多样的物质 D . 石墨结构模型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方法

B.化学与生活

①鉴别氮气和氧气——用燃着的木条

②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用砂纸打磨

①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C.实验记录

D.性质与用途

①用10毫升量筒量取7.52毫升的水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45克蔗糖

①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电极

②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头

A . A B . B C . C D . D
14、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化学式: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类别上看:银杏酸不属于氧化物 B . 从含量上看: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 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1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B . 高温锻烧石灰石 C .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D . 木炭还原氧化铜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15分)(共2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氧分子      
(2)铁元素      
(3)钠离子      
(4)标出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5)乙醇      
2、“如图”是实验室净化天然水的流程:

(1)原理分析:上述净化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过程。请从“蒸馏、蒸发、结晶、吸附、过滤”中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填写在上述流程中A、B、C处。
(2)操作过程: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铁圈)、            、烧杯(洁净的)、胶头滴管。
(3)迁移应用:如“题图”,水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试剂。

①A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B实验中检验试管1内气体时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C中烧杯内加入一定量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产生大量的热,达到白磷燃烧的温度,引起白磷燃烧,写出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除注明外,其它每空2分,共20分)(共2小题)

1、实验室部分装置如“题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发生及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在B中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方程式是      。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F装置,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b处反应的方程式为      
2、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化学反应的快慢常与反应物的浓度、固体表面积以及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有关。以下两组实验设计是兴趣小组同学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实验一:探究大理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过程】如“题图”,所用盐酸均足量。

【实验分析】(①-③选填实验编号)

①若要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      对照。

②若要探究固体表面积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      对照。

③若要探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      对照。

(2)实验二:比较MnO2和CuO对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操作

待测数据

A.将5%的双氧水xmL与0.5gMnO2粉末均匀混合

同温同时间内,生成氧气体积

B.将5%的双氧水8mL与0.5gCuO粉末均匀混合

A中x的值为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测量O2的体积可选用“题图”中的      (填装置字母)。

四、综合题(本题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共1小题)

1、燃煤电厂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将CO2捕捉后再将其资源化可实现CO2的可持续循环。根据“题图”回答问题。

(1)CO2转化为CO的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和      
(2)CO可以作为燃料,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3)有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题“图”,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的微粒图示。

(4)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燃烧也可生成CO2。若将3.2g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3.2

11.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m

①表中m的值为      

②X中含有的元素有      

五、计算题(本题1小题,共10分)(共1小题)

1、为了测定混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取20g样品加热(杂质不反应、不含氧元素),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t0

t1

t2

t3

t4

t5

t6

剩余固体质量/g

20

20

19.6

18.8

18.6

18.4

18.4

(1)t0至t1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      
(2)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
(3)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该高锰酸钾固体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5)请分析题中数据,绘制20g高锰酸钾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图,并标注折点数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中山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