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文江学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共8小题)
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可知,物体的( )

A .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 以上说法都对
2、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 . 38℃,39℃
B . 39℃,40℃
C . 38℃,40℃
D . 39℃,39℃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B . “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
C . “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
D . “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
4、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 4:9
B . 9:4
C . 1:1
D . 2:3
5、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 . 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 .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cm
6、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5℃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 冰全部熔化
B . 冰有少部分熔化
C . 水有少部分凝固
D .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
B . 孕妇作“B超”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C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 .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8、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左图所示,右图ABCD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少选3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共2小题)
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冬天,在寒冷的北方出现的“雾凇”是一种凝华现象
B . 夏天,我们看到冰棒上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
C . 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先升华后再凝华的结果
D . 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珠,这是一种熔化现象
2、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 .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 . 水的凝固点是0℃
D . 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不吸收热量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共4小题)
1、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是以 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 为参照物.
2、星光大道舞台上的吉他手加大力度弹拨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观众在现场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 不同。
3、如图甲所示体温计的原理是 ,示数是 ℃.如图乙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
4、在旱情严峻的时期,为了缓解旱情,可以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即让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中撒一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当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 为气体,从周围空气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一些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 成雨落到地面上。(填写合适的物态变化名称)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共2小题)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应 。(填“较小”或“较大”)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BC= m/s。AB段的平均速度 (填“>”“<”或“=”)BC段的平均速度。
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分) |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
温度(℃) |
……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 |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探究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3)观察到右图(a)、(b)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4)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是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19题10分,20题14分,共24分)(共2小题)
1、小明在柳湖中学1000米决赛中,前半段的平均速度为4m/s,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为5m/s。求:
(1)在前半段所用的时间多少s?。
(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保留2位小数)。
2、 13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58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
到站、发车时间 |
北京 |
天津西 |
济南 |
上海 |
13 |
到站时间 |
﹣﹣ |
16:11 |
20:16 |
8:20 |
发车时间 |
14:20 |
16:16 |
20:23 |
﹣﹣ |
(1)13次列车由北京到达上海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2)13次列车由北京到达上海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中途13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从车头开始进入隧道到列车完全离开隧道,列车行驶的时间是170s,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