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三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共18小题)

1、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⑤ C . ③④ D . ③⑤
2、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3、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问 B . 猜想 C . 实验 D . 得出结论
4、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所处的状态是(  )

A . 一定是固态 B . 一定是液态 C . 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D . 以上都有可能
5、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

A . 36.5℃ B . 39.7℃ C . 76.2℃ D . 无法读数
6、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

A .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 .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 .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7、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 B . 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 C . 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 D . 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
8、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 . 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 . 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D . 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9、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   )
A . 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 . 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 . 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 . 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 4~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1、王迪同学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A . 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B . 茶杯的高度是10 C .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 .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12、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经10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返回,经6s到达坡底,则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 7.5 m/s B . 8 m/s C . 6.25 m/s D . 3.75 m/s
13、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 .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 .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 . 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 .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14、古战场上,探马将耳朵贴在地面听便能及早发现敌情,这是因为(   )
A . 空气不能传递声音 B . 固体能够传递声音 C . 固体传声比空气更快 D . 固体和空气都能传递声音
15、下列现象中,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
A . 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 B . 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 C . 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装的满不满 D . 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16、如图所示,把装有﹣4℃碎冰的大试管放入装有﹣4℃碎冰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在烧杯内的冰没有熔化完的过程中,试管内的冰(   )

A . 熔化一小部分 B . 全部熔化 C . 不会熔化 D . 温度高于0℃
17、下列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了溪流 B . 盛夏,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棒周围出现“白气” C . 金秋,清晨的雾气在太阳照射下渐渐散去 D . 寒冬,美丽壮观的冰雕作品逐渐变小
18、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吊扇下吹风,温度计的示数将(   )
A . 升高 B . 降低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共5小题)

1、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的        (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选填“A”或“B”),木块的边长为      cm.

3、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      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4、“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      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      传入人们耳朵的。
5、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

⑴仅增加水的质量;

⑵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

⑶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                  (选填图中“a”、“b”、“c”或“d”)

三、简答(共1小题)

1、夏天游泳时,一上岸就感到凉快;当有风吹来时,更觉得冷。为什么?

四、实验(每空2分,共24分)(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和“酒精沸腾”的图象,观察图象,并回答:

(1)在这两个图象中,      图是合金加热变成液态的图象
(2)从图象判断,这种合金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      
(3)从图象中判断,酒精的沸点是      
(4)若这位同学测出这种合金的温度现在是220℃,请你帮这位同学判断这时这块合金是      态。
2、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16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五、计算题(6分,每问2分)(共1小题)

1、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鼓楼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自贡市三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