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普通高中保送生语文模拟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
①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瑰宝,灿烂篇章传颂千古,历久(mí) 新。不论世事如何变迁,古诗词是永远不会嬗 (A.shàn B.tán)变的文化基因。
②近日美国洛杉矶高等法院法官作出(cái) 决,要求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咖啡销售商,必须在咖啡产品的显著位置粘 (A.niān B.zhān)贴致癌警告标签。
时下的电视荧屏上,民宿类“慢综艺”节目扎堆。【甲】《亲爱的客栈》《青春旅社》《漂亮的房子》以及《三个院子》等“慢综艺”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与竞技类“快综艺”不同的味道,还在于其贯彻的一种“慢生活”和“远方想象”,击中了现代人的内心。【乙】这些“慢综艺”节目在拍摄地的选择上特别讲究,不约而同地构筑了一种远方想象:远离现代都市的城市森林和车水马龙 , 到某个安静美好的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亲近,与远道而来的客人自在地谈天说地。
与远方相对应的,是眼下生活的苟且。关于远方的向往,首先意味着对当下生活的不满和逃离,想挣脱现实臃肿的肉身,到远方寻求美与自由。【丙】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里准确描述了这种“逃离”的心理。远方不仅仅是一个旅行目的地那么简单,它还被构建成一种可以逃离的现实,实现精神自由,心灵自由的庇护所。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做学问有三种方式:一是像蜘蛛一样,整天忙于从自己肚子里吐丝织网;二是像蚂蚁一样,整天忙于把食物从外面搬回自己的窝里;三是像蜜蜂一样,忙于采花粉,酿造成蜂蜜。
请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三种方式,每条不超过10个字。
“ ,蓬门今始为君开”, 是杜甫迎来难得之客的爽朗之乐;
“云横秦岭家何在, ”是韩愈进谏被贬英雄失路之悲;
“山光悦鸟性, ”是常建摒弃一切杂念后的得禅之乐;
“ ,凫雁满回塘”是温庭筠客行思乡之悲;
“正莺儿啼, , ”是秦观田园赏春之乐;
“ , ”是刘长卿溯古思今、借先哲自况之悲。
二、阅读与理解。(共1小题)
教 约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凡习礼需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矢之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诗。每闲一日,则轮一班习礼,其余皆就席,敛容肃观。习礼之日,免其课仿。每十日则总四班递习于本学。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瑕及于邪僻。教者如此,则知所施矣。虽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选自《阳明传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凡习礼歌诗之数皆听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
①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
②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三、写作(共1小题)
2018年1月13日,一段食指在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视频被曝光。在这段视频里,食指将批评的矛头直指余秀华,称她的理想生活就是喝喝咖啡、看看书、聊聊天,对人类的命运、祖国的未来、农民生活的痛苦等宏大命题视而不见。他还说,评论界捧红余秀华是“不对历史负责”的表现。
视频曝光后不久,余秀华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对这些批评进行了回应,她表示自己从来不觉得农民生活痛苦,并反问道:“人们向往田园生活,凭什么又鄙薄它?”
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