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海南省保亭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年级:高考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

1、只用水不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 . 硝基苯和溴苯 B . 乙酸乙酯和乙醇 C . 苯和四氯化碳 D . 环己烷和乙醛
2、常温离子液体(Ionic Liquid)也称常温熔融盐.硝酸乙基铵〔(C2H5NH3)NO3〕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常温离子液体,其熔点为12℃.已知C2H5NH2结合质子的能力比NH3略强,下列有关硝酸乙基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用作电池的电解质 B . 水溶液呈碱性 C . 是共价化合物 D . 结构和性质类似于硝酸乙酯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 +H++OH=BaSO4↓+H2O B . 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4I+O2+2H2O=4OH+2I2 C . 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2O3+6H+=2Fe3++3H2O D . 用氨水吸收足量的SO2气体:OH+SO2=HSO
4、如图是制取和收集某气体的实验装置,可用于(   )

A . 用Zn粒与稀HCl反应制H2 B . 用大理石与稀HCl反应制CO2 C . 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 D . 用MnO2与浓HCl反应制Cl2
5、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 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 . 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 . 2﹣甲基丁烷和戊烷 D . 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6、已知2Fe2++Br2=2Fe3++2Br , 向10mL0.1mol•L1 的FeBr2溶液中通入0.001mol Cl2 , 反应后的溶液中,除含有Cl外还一定(   )
A . 含Fe2+ , 不含Fe3+ B . 含Fe3+ , 不含Br C . 含Fe3+ , 含Br D . 含Fe2+ , 含Fe3+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6小题)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5g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9NA B . 300 mL 2 mol/L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 NA C . 标准状况下,22.4LCH4气体与足量Cl2反应可生成NA个CH3Cl分子 D . 80mL 10mol/L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4NA
2、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无色的碱性溶液中:CrO 、K+、Na+、SO B . 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NH4+、Na+、SO 、Cl C . 含有大量ClO的溶液中:K+、H+、I、SO D . 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Na+、Fe2+、SO 、NO
3、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 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 . 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 C . 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沸点最低 D . 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4、以下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 . HCl→Cl2→HClO→NaClO B . Na→Na2O2→Na2CO3→NaHCO3 C . Si→SiO2→H2SiO3→Na2SiO3 D . Al→NaAlO2→Al(OH)3→Al2O3
5、下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 用过滤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B . 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10mLNa2CO3溶液 C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可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D . 欲鉴别AlCl3溶液和AgNO3溶液,向2种待测液中分别滴加足量氨水
6、关于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②NaOH、③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CH3COO):③>① B . 水电离出的c(OH):②>① C . 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OH)=c(H+)+c(CH3COOH) D . 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a+)>c(CH3COO)>c(H+)>c(OH

三、非选择题(共8小题)

1、

如图为一些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F为金属,高温下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是工业冶炼金属的方法之一. A为无色气体,B为淡黄色固体,C为无色液体,E和J为无色气体单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化学式:      ,写出A的电子式      

(2)写出I→K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F与Fe3O4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3g J完全燃烧放出a 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J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甲醇是未来重要的能源物质之一.
(1)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H

图1表示某次合成实验过程中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则该反应的△H      0(填“>、<或=”)

(2)若在230℃时,平衡常数K=1.若其它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到500℃时,达到平衡时,K      1(填“>、<或=”)
(3)在某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5mol CO和7.5molH2 , 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90%,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      倍.
(4)利用甲醇燃料电池设计如图2所示的装置:则该装置中Cu极为      极;写出b极的电极反应式      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12.8g时: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3、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硫、氯、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①如图是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是N2和H2反应生成1mol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H的数值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

②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下,将m mol•L1的氨水与n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则c(NH+4      c(Cl)(填“>”、“<”或“=”);用含m和n的代数式表示出混合液中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元素,常量元素如氯、微量元素如碘在海水中均以化合态存在.25℃下,向0.1mol•L1的NaCl溶液中逐滴加入适量的0.1mol•L1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从沉淀溶解平衡的角度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向反应后的浊液中,继续加入适量0.1mol•L1的NaI溶液,振荡、静置,看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已知25℃时Ksp[AgCl]=1.0×1010mol2•L2 , Ksp[AgI]=1.5×1016mol2•L2

4、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水,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是:第一:有氧气生成;第二:      .Na2O2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②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3)实验(2)向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滴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为探究其原因,该小组同学从查阅有关资料中得知:Na2O2与水反应可生成H2O2 , H2O2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请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不能再使用酸碱指示剂)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Na2O2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存在.      
5、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 )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用甲苯和乙醇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      
(3)C的结构简式为      
(4)反应①~③中,原子的理论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填序号).

6、某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与L电子层上,其基态原子在L层分布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A . 直线形;三角锥形 B . V形;三角锥形 C . 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 . V形;平面三角形
8、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W3+、X+、Y2、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元素第一电离能:X>W B . 离子的还原性:Y2>Z C . 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 . 原子半径:X<W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I)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Mn

Fe

电离能/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回答下列问题:

(1)Mn元素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式为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      
(2)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而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则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条件是      
(3)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282℃,沸点315℃,在300℃以上易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三氯化铁晶体为      晶体.
(4)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图所示.面心立方晶胞和体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Fe原子个数之比为      ,其中体心立方晶胞空间利用率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年海南省保亭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