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3.4红军长征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晤的感人场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陕甘革命根据地)的(   )

A . 遵义 B . 瑞金 C . 吴起镇 D . 会宁
2、“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是的伟大传奇”。材料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 . 北伐战争 B . 红军长征 C . 井冈山会师 D . 抗美援朝
3、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下列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它们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遵义会议     ②强渡大渡河   ③飞夺泸定桥

④巧渡金沙江   ⑤四渡赤水     ⑥爬雪山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⑤④②③⑥ C . ①②④⑤⑥③ D . ①④⑤③②⑥
4、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小明准备的以下资料中不能再现长征的艰辛的是(    )

A . B . C . D .
5、下图是位于灌阳县的新圩酒井红军烈士纪念碑。1934年11月,在掩护中央红军抢渡湘江后,有100多名红军伤员因来不及转移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地丢进了这个深不可测的井中。为缅怀先烈,特立此碑。请指出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后前行的路线是(    )

A . 井冈山方向 B . 湘西方向 C . 瑞金方向 D . 贵州遵义方向
6、“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是在80年前(今年是2016年)发生的( )

①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②广州国民政府开始北伐

③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④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7、下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下列哪项最准确(    )

A . 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B . 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 . 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D . 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
8、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其寓意是(    )

A . 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 B . 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 C . 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 D . 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9、“长征开始时是被迫的,而且是在极端险恶的情势下进行的:经营多年的根据地丢了……”造成“经营多年的根据地丢了”的原因是 (    )

A .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B . 日本侵略者的入侵 C . 根据地粮食物资供应不足   D . 没有进行土地革命
10、红军长征期间,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下列有关这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B . 会议在贵州贵阳举行 C . 今年是这次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 D . 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11、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2、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王阳寒假准备外出旅游,了解20世纪30年代“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他应该去( )

A . 北京 B . 上海 C . 南昌 D . 遵义
13、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

A . 北伐战争 B . 红军长征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
14、下列年代尺中属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

A . 1921年 B . 1935年 C . 1936年 D . 1978年
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 ”的直接原因是 (   )

A . 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声势震动全国 B . 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兵力歼敌 C . 把革命火种撒到西部,扩大根据地 D .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
1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果去参观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应选择的一组是(    )

A . 虎门销烟遗迹——圆明园遗址——威海卫战役纪念馆 B . 大沽炮台遗址——天津义和团遗迹——南昌起义纪念馆 C . 武昌起义纪念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太原解放纪念馆 D . 中共“一大”会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革命圣地延安
1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回顾长征之路,追寻红色记忆。宣告红军两万五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是(   )

A . 井冈山会师 B . 遵义会议 C . 吴起镇会师 D . 甘肃会宁会师
18、“瑞金→遵义→泸定桥→懋功→吴起镇→会宁”反映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行动路线图( )

A . 太平天国起义 B . 北伐战争 C . 红军长征 D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某中学决定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他们选择路线应是(    )

A . 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 B . 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 C . 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 D . 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
2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长征的原因是红军主动放弃根据地,要在运动中打败国民党军队 B . 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D . 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综合题(共10小题)

1、列举与下列作品相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

(1)“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        。

(2)“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诗中的“远征”是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2)诗中“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3)红军这次“远征”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3、2011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纪念,为缅怀革命烈士,我市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特举办主题为“弘扬长征精神,勇任历史使命”的纪念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

(1)小历同学不知道中央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请你告诉他。

(2)小史同学想走访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你会建议他去哪里?

(3)小中同学搜集到下列两幅图片,它们分别反映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

 

(4)通过以上活动,你认为红军官兵有哪些精神品质最值得你学习?

4、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中国共产党奋斗之路”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图1、图2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哪两次重要会议的遗址?

(2)【理解学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从星星之火到长征壮歌,从北伐风云到合作破裂……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找到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感悟升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以上革命征程中,谈谈你的感悟。

5、阅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2)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

(3)长征中的哪次军事行动最能体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4)“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了长征途中的哪些军事行动?

(5)长征中红军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远征”指的什么事件?远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名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

7、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七律》,1935年10月

(1)你知道这首诗是谁作的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在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重大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3)诗中反映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红军留给我们的伟大精神有哪些?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4)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请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

9、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炮声摧毁的王朝沉梦】

材料一:在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则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炮声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撕碎了中国美丽山河。

——《复兴之路》第一章《山河祭》

【近代百年的艰难寻梦】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民族复兴的梦想渐真】

材料三: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材料四:下图为同学们在学习中自制的中共奋斗历程年代尺:

材料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大清王朝沉梦”的摧毁开始于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二中所述的“自我疗伤”“开颅洗脑”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试用一句话概括“自我疗伤”这件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三概括,《解放日报》社论认为抗战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四所示图片为九年级(1)班同学自制的历史年代尺,请分别写出②与④两处应填写的内容。

(4)根据材料五图片所示,我国最早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两个省份?经济特区的设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作用?

(5)请就如何实现“中国梦”,谈谈你的看法。

10、材料解析题

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毛泽东同志伟大的一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召开的重大会议的会址。

材料二:“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了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材料三: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1.7% 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私营工业户数的99% 和私营商业户数的82.2% 实现了公私合营。

(1)中共在图三召开的重大会议是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中共在图四召开的重大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毛泽东在图五召开的重大会议上作了什么政治报告?

(3)材料二毛泽东说:“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表达了什么深刻含义?

(4)材料三所反映的史实说明了什么?

(5)简要概括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所作的重大贡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3.4红军长征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