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高考化学五模试卷

年级:高考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小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把aL0.1mol/L 的CH3COOH溶液与bL0.1mol/L的 K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K+)+c(H+)=c(CH3COO)+c(OH B . 把0.1mol/L 的NaHCO3溶液与0.3mol/L 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OH)>c(Ba+)>c(Na+)>c(H+ C . 向1mol/L 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由于CH3COONa水解显碱性,所以溶液的pH升高 D . 常温下,在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2、已知A、B、C均为短周期的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 , 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离子半径:A2﹣>C>B2+ B . C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为+7价 C . 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 D . 还原性:A2﹣<C
3、随着资源的开发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你认为减少酸雨以保护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尽量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加高 ③将燃料脱硫后才燃烧 ④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⑤植树造林 ⑥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⑤⑥ C . ①③④ D . ①③④⑤
4、某Cu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1 , 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

A . 5.6 g B . 11.2 g C . 22.4 g D . 33.6 g
5、留心处处皆学问.从生活出发进行科学探究,可以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合作设计完成了水果电池的实验(如图),测得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电极材料

水果种类

电极间距离/cm

电压/mV

1

锌铜

菠萝

3

900

2

锌铜

苹果

3

650

3

锌铜

柑橘

3

850

4

锌铜

西红柿

3

750

5

锌铝

菠萝

3

650

6

锌铝

苹果

3

450

对甲同学提出的问题,乙同学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甲同学

乙同学

A

实验6中负极电极反应式如何写?

 Al﹣3e=Al3+

B

实验1,5中电流方向为什么相反?

1中锌为负极,电流由铜经导线流向锌,5中铝为负极,铝失去电子,电流由锌经导线流向铝

C

水果电池的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只跟水果的类型有关

D

实验中发光二极管不亮,如何使它亮起来

可用铜锌作电极,用菠萝作介质,并将多个此电池串联起来

A . A   B . B   C . C   D . D
6、有关乙烯有下列叙述:①乙烯溶于水后可得乙醇  ②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   ③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④乙烯是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  其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② B . ①和③ C . ②和③ D . ②③④
7、表中,第Ⅰ栏和第Ⅱ栏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第Ⅲ栏的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编号

第Ⅰ栏

第Ⅱ栏

第Ⅲ栏

A

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至恰好沉淀完全

在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至中性

H++SO +Ba2++OH═BaSO4↓+H2O

B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过量CO2

OH+CO2═HCO

C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过量澄清石灰水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过量澄清石灰水

HCO +Ca2++OH═CaCO3↓+H2O

D

FeBr2溶液和少量Cl2反应

FeI2溶液和少量Cl2反应

2Fe2++Cl2═2Fe3++2Cl

A . A   B . B   C . C   D . D
8、

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SO2和O2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H<0.反应速率(v)与温度(T)、SO2的体积分数[v(SO2)%]与压强(P)的关系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曲线1表示逆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B . 图甲中,d点表示温度为T0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C . 图乙中,温度恒定时,a、b两点对应的反应速率:va>vb D . 图乙中,温度恒定时,c点的反应正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N、Z+、X+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1)M、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写出化学式)      
(2)Z与M可形成常见固体化合物C,用电子式表示C的形成过程      
(3)已知通常状况下1 g X2在Y2中完全燃烧放出a 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X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4)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化合物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为1:1:1,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在纯水中小.则化合物A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若B为常见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是      
(6)均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其中一种是强酸所成的酸式盐,写出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2、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2)乙中负极为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如果甲同学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      (填元素符号)的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      (填写元素符号)的活动性更强.
(4)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填字母). (4)
A . 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 . 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 . 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 D . 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装置Ⅰ中的试剂是      (填序号).

a.稀盐酸    b.稀硫酸     c.小苏打     d.石灰石

(3)实验时,应先打开弹簧夹      (填K1或K2),观察到预期现象后,关闭它,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
(4)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

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      

②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参与了反应,原因是      

(5)为进一步达到实验目的,应补充的实验是:取最终反应后Ⅲ中所得固体,      
4、A、B、C、D、E、F、G均为芳香族化合物,有如下转化关系:

(1)有机物C的分子式为C8H10O2 ,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3组峰,C不能与NaOH反应,写出C的结构简式      .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
(2)写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3)1mol D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完全反应生成E,E是合成纤维涤纶的一种单体,另一种单体是C,写出合成涤纶的化学方程式      
(4)1mol E、F(F的式量小于E)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相等,且1 mol F能和1mol NaOH完全反应,写出F的结构简式      
(5)G的分子式为C8H8O4 , 且知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G不与NaHCO3反应,能与Na和NaOH反应,等质量的G消耗Na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符合上述条件G的结构简式为      (写出一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高考化学五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