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题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 (共18小题)
①人烟稀少 ②耕作技术落后 ③商品交换不发达 ④贫富分化的程度较低
![]() |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二、材料解析题 (共4小题)
汉唐时期人口分布表 (单位:千人)
朝代 | 黄河中下游 | 江淮地区 | 西南地区 | 两广及福建 |
西汉 | 38 256 | 7 871 | 4 364 | 698 |
唐朝 | 28 898 | 12 137 | 8 081 | 2 484 |
材料一 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朝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
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 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畬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畬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长江流域仍有所见。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
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三 汉代至清末江淮较大水灾统计
朝代 | 西汉 | 唐 | 明 | 清 |
每百年次数 | 15.2 | 23.4 | 75.7 | 262.9 |
——《长江流域水患研究》
请回答:
请回答:
材料一:西汉、唐朝、北宋南北人口比较表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 | 占全国比例 | 人口 | 占全国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0% | 9985785 | 80.20% |
唐朝 | 3920415 | 43.20% | 5148529 | 56.80% |
北宋 | 11224760 | 62.90% | 6624296 | 37.10% |
——杨远《西汉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仗东南财富,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底。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渭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