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4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

A . “文化大革命 ”时期 B . “大跃进”时期 C .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 整风运动时期
2、在建国后开展的哪一运动中,党和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大跃进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 . 周跃进、孙建国、钱红卫、刘援朝 B . 刘援朝、钱红卫、孙建国、周跃进 C . 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D . 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4、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与上述史实相匹配的评价结论是(  )

A .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 造反派之间的夺权狂潮 C .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 . 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5、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 . 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 . 外景1: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 . 外景2:考场大楼悬挂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竖幅 D . 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6、1966年6月,毛泽东在《有所思》中写道:“一阵风雷惊世界,遍地红绿(指红卫兵)走旌旗。”诗中“一阵风雷”喻指(    )

A . 抗美援朝战争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大跃进”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7、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下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其中“1949——1952年”的主题词是(    )

时间

主题词

1949——1952年


1953——1956年


1956——1966年


1966——1976年


A . 疯狂年代全面内乱 B .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C . 艰难探索曲折发展 D .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8、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

①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②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来往

③要加强阶级斗争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9、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是()

A . 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 . 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 . 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 . 生于1980年,取名文革
10、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以断定是(    )

A . 建国初期的 B . 抗美援朝时期的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D . 改革开放以后的
11、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

A . “大跃进”时期 B . 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土地改革时期
12、仔细观察右下图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B . 经济建设无计划性 C . “左”倾错误泛滥 D . “文革”的破坏
13、“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什么现象(    )

A . 没有制定法律 B . 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 C . “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 D . 党中央出现了个人崇拜
14、“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二农”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

A . 1950一1952年的土地改革 B . 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1966一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D . 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15、下列名词与“文革”无关的是(    )

A . “停课闹革命” B .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C . “红卫兵” D . “放卫星”
16、“文化大革命”之所以能延续十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是(    )

A .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估计 B . 林彪、江青集团推波助澜 C . 后期出现“右倾翻案风” D . 人民群众热情高涨
17、“文化大革命”中的“炮打司令部”矛头指向(    )

①毛泽东     ②刘少奇     ③周恩来    ④邓小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18、“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 . 刘少奇被迫致死 B . 邓小平被打倒 C . 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 D . 毛泽东病逝
19、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 . 彭德怀被定为反革命 B . 邓小平被诬陷 C . 老革命家被污蔑为“二月逆流” D .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20、阅读下边的报纸: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它的发表是(     )

A . “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B . 号召开展“文化大革命” C . 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D . “文化大革命”进入全面夺权阶段

二、综合题(共10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中强调“从今以后”全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这个中心工作确定于哪一次会议上?中共“十三大”又是如何阐述的?

(3)为实现这一中心工作,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4)举例说明我国历史上发生的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写出时间和名称就行)。

2、透老王家事看风雨中国。

老王家事

背景事件

1950年,为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19岁的我当兵上了战场


1952年,战场上的我收到了家里的来信,说

家里分到了5亩地还有一头牛。

土地改革

1956年,根据党中央的号召,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1960年,随大伙一起出工生产,很多人都偷懒,出工不出力。

1964年在广播中听到,我国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硕大的蘑菇云在西部地区腾空升起。

1973年,街上很多红卫兵在批斗走资派,社会一片大乱,种地也不能进行,家里陷入困苦的境地。

(1)请在表格中的①②③④⑤处填上正确的内容。

(2)事件①和土地改革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3)说说材料③事件有什么后果?

(4)②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指的是什么?有何深远的影响?

(5)造成“社会一片大乱,老王家种地也不能进行,家里陷入困苦的境地”。这一事件得到改变跟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3、涡阳五中南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主题,进行活动探究。先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开端是以什么会议的召开为标志的?这次会议的什么内容成为我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我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发生过哪些重大的失误?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给我们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3)1966-1976年我国发生了什么事件?性质是什么?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那件事,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到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毛主席经常讲坏事转化为好事。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经验。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为什么必须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

(2)材料中的“坏事”是指什么?“好事”是指什么?

5、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1913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真假共和——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

材料二: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领导人民进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时期。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33—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举出一例推动这一趋势的重大政治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的主要观点。他所说的“第二步”在我国是如何实现的。

(3)材料三中所说,党在民主法治建设上“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分别是指什么?

6、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班同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围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个主题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既有许多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并列举出了以下几个严重失误: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同学们还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途径,找出了以下三张图片:

(1)请将三张图片的英文字母代号与代表严重失误史实序号对号入座,填于下表空格中。

序号

图片




(2)“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以史为鉴,通过对“③‘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3)通过对这个主题的研究,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出现过一些失误,请你说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时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从一部介绍中国1956-1976年发展历程的文献中看到了这么一首顺口溜:“社会性质大变化,经济建设太冒进,十年内乱多艰辛,自力更生求奋进。”

(1)“社会性质大变化”是指我国哪一社会制度的基本建立?它是通过什么途径建立的?

(2)“经济建设太冒进”指的是我国历史发展历程中的哪些失误?它留给我们哪些历史教训?

(3)“十年内乱”指的是哪一具体的历史事件?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自力更生求奋进”,在这一时期还有许多伟大的科技成就令我们自豪,请举一例。

8、阅读“四五”运动时悼念周恩来的一首诗: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回答:

(1)诗中的“鬼”、“豺狼”指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叫”和“笑”?

(2)“扬眉剑出鞘”的含意是什么?

(3)该诗表达了全国人民怎样的感情?

9、阅读: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

请回答:

(1)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2)“文化大革命”期间和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碎,请指出当时人民群众和干部对他们进行强烈抵制和抗争的两例史实。

(3)概述“文化大革命”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的史实。

1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是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十年“文化大革命”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2)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

(4)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2.4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