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3.1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是 ( )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三大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b | 1949年,开国大典 | 标志着我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的结束 |
c |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
d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①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 决策
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二、综合题(共8小题)
材料一 下图
材料二 60年前,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了万隆会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材料一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1979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一 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1978年的《凤阳花鼓》
材料二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请回答: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
材料一 当日本在19世纪中期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改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材料二 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他坚定地认为,这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