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7.2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 . 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B . “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C . 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D . 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成为大家的追求
2、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列现象能体现的是 (  )

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

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

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④自谋职业,下海经商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③④ D . ①②③
3、“跳槽”“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上岗资格制度”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

A . 人民生活的提高 B . 医保制度的建立 C . 就业制度的变化 D . 综合国力的提升
4、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  )

①持证上岗  ②就业培训  ③公开招聘  ④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5、过去人们是“攒钱买房”,现在大多是“贷款买房”。这主要反映了(   )

A . 物质产品的丰富 B . 居民收入的减少 C . 消费行为的差异 D . 消费观念的变化
6、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 科技革命推动了购物方式进步 C .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D . 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7、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 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 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 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 . 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 . 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 . 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8、农民工歌手在《春天里》唱到:“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春天里”。反映了农民工群体的真实心声。 “有一天我老无所依”道出了农民工对未来“养老”失落。反映出我国(     )

A . 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不够高 B .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C . 科技水平、民族素质不高 D . 文化不够繁荣                 
9、如图所示宣传画应该出现在(   )

A . “一五计划”时期 B . 人民公社化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10、王兰是一家企业的职工,2010年因病住院治疗,在结算治疗费时,她只支付了总医疗费的3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王兰有(   )

A . 养老保险 B . 基本医疗保险 C . 失业保险 D . 慈善家赞助
11、下图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在以下哪个历史时期(   )

A .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D .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2、“打破铁饭碗”,是对改革开放中某项制度的形象比喻。它是(   )

A . 就业制度改革 B .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C . 住房制度改革 D .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13、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

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

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③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成为大家的追求

④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⑤“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⑤ C . ①④⑤ D . ②③④
14、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下列体现了这一做法的有(    )

①改善交通条件                ②实施“安居工程”

③改革养老保险制度            ④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
15、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   )

A . 基本生活保障 B . 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 C . 医疗保险制度 D . 社会保障体系
16、现在我国农民绝大多数都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而且有的还加入了社会养老保险,这说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完善(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 C . 国有企业改革 D . 社会保障体系
17、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

A . 实行“公交优先” B . 加强交通管理 C . 减少汽车数量 D . 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18、“跳槽”、“人才招聘会”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

A . 人民生活的改善 B . 就业制度的变化 C . 综合国力的提升 D . 医保制度的建立
19、下列数据表明我国(   )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

进出口总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24.10亿元

206.38亿美元

343.40元

2012年

519322亿元

38668亿美元

24565元

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人们生活不断改善      ③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⑤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⑥城镇居民收入不平衡

A . ①②⑤⑥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⑥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中国梦”无疑是时下中国热词,它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工业化强国之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富强之梦】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摘自《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摘自《复兴之路》

材料三  【建国之梦】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材料四   【独立之梦】

“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起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

材料五   【复兴之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摘自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思想主张。

(2)材料一的思想变成材料二的实践是由哪个派别来实施的?材料二提到的“军事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一个?

(3)结合材料三指出毛泽东为实现“建国之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具体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5)你认为,中国人民应该怎样才能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2、2010年7月,小海大学毕业。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小海于8月16日被安排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他的家人为他有一个稳定的“铁饭碗”而高兴,认为小海这几年的大学没有白读。上述作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7.2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