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

A . 萨拉热窝事件 B . 凡尔登战役 C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 . 宗教纷争 B . 美苏争霸 C .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D . 地区冲突
3、《虎!虎!虎!》是一部讲述发生于1941年令美国在二战中蒙羞的影片,它描述的主要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的是(   )

A . 太平洋战场 B . 苏德战场 C . 北非战场 D . 欧洲第二战场
4、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家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的共同点是( )

A . 会议都被英、法、美操纵 B . 促进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形成 C . 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D . 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5、罗斯福曾说过:“不能指望通过抚摸,把老虎变成小猫!”这一比喻辛辣讽刺的历史事件是( )

A . 德国吞并奥地利 B . 慕尼黑阴谋 C . 德国进攻波兰 D . 英、法的“静坐战”
6、德国法西斯头子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

A . 吞并奥地利 B . 割占苏台德地区 C .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 . 进攻波兰
7、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指的是( )

A . 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统治 B . 协约国和同盟国统治下的世界 C . 德意日法西斯的独裁统治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霸权主义下的世界
8、战争狂人墨索里尼,临危受命丘吉尔,身残志坚罗斯福,杀人恶魔希特勒,这些历史人物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B . 第一次中东战争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D . 科索沃战争
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

A . 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 .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 .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0、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在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其中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掀起反犹狂潮的国家恐怖发生在(   )

A . 德国 B . 西班牙 C . 意大利 D . 日本
11、保罗·肯尼迪在谈到国家的发展时说过这样一种观点:“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所抵消。”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不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

A . 1799——1814 年的法国 B . 1933——1945 年的德国 C . 1936——1945 年的日本 D . 1941——1945 年的苏联
12、丘吉尔在1941年6月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让我们加倍努力,合力奋战。”这表明(   )

A . 丘吉尔想以次讨好苏联  B . 英国想威吓希特勒 C . 英苏面临着共同的敌人,有意联合 D . 英苏之间一切矛盾均已消失
13、下列事件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有关的是(   )

①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     ②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

③国际联盟成立            ④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4、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强行把哪个国家的领土割让给德国(   )

A . 捷克斯洛伐克 B . 波兰 C . 中国 D . 苏联
15、每次,一些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都严重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我们在谴责日本歪曲侵略历史的同时,也应对日本右翼势力保持应有的警惕,因为( )

A . 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 B . 日本推行“科技立国”政策 C . 日本曾是亚洲、太平洋地区诸多战争的发动者 D . 日本曾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16、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需要我们铭记历史教训,以下几位同学的说法哪一个更加准确深刻(   )

A . 只要避免突然袭击,就一定能够避免战争的灾难 B . 为了获得一定的安定环境,我们不得不委曲求全,纵容侵略 C . 世界各国只有遵循和平共处无项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能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国家大事,帮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等。 D . 只有在战争中取胜,才能立于世界不败之林
17、1942年,某位记者不可能作出的战地报道是( )

A . 中国百团大战如火如荼 B . 美、日在太平洋地区激烈争夺 C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 D . 斯大林格勒战役激战扰酣
1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德国突袭波兰    ②珍珠港事件  ③莫斯科保卫战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③④②
19、

下图为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于1971年在波兰华沙一处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请求得到战争受害者宽恕的场景。这座纪念碑所纪念的殉难者是( )

A . 塞尔维亚人 B . 犹太人 C . 法兰西人 D . 希腊人
20、下列图片,反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斗争的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东亚、太平洋地区的中国、日本、美国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近现代历史上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有重要影响。据此请回答问题。

(1)19世纪中期,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大门,迫使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造成了日本严重的民族危机。当时日本是通过一场什么变革摆脱民族危机的?

(2)变革20多年后,强盛起来的日本发动了一次侵华战争,迫使中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美两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是通过哪次会议协调的?这次会议上签署的什么条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迫使美国对日宣战的是哪一事件?中、美等26国结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标志是签署了什么文件?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战败的日本推行了什么政策?

(6)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积极改善与美日等国的关系,中美、中日建交分别在哪一年?(请依次写出)

(7)中美、中日建交后,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当今国际舞台上,中美两国都加入了一些国际和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请写出两例。

2、法律文献是人类的一朵奇葩,绚丽绽放,光彩夺目。

(1)拿破仑给后世留下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是      

(2)规定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文献是      

(3)20世纪30年代使美国经济恢复过来的法律文献是是      

(4)1942年反法西斯国家共同签署      标志着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联合起来。

3、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

4、珍贵的历史照片无声的向人们诉说着那一时期所发生的故事。

(1)你知道图一“巨头”们参加的会议名称吗?请写出任意一位的名字和他所属的国家。

(2)图二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其中一位在1933年总统就职演说中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你知道当时让他的国人感到“恐惧”的是什么吗?为克服这一“恐惧”他采取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你知道这两张合影分别发生在哪两个历史时期吗?

三、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庆典,隆重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庆典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那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苏联的卫国战争互相配合,两国军民并肩作战,共同谱写了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壮丽凯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

 

(1)请写出中苏军民并肩作战共同反击法西斯侵略的具体表现(不少于两点)。

(2)根据材料二各举一战例说明中国和苏联如何沉重打击了日本和德国法西斯侵略者。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俄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凝结了深厚的友谊,如今中俄关系正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请你为推动中俄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两点建议。

2、“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使中国人民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会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与各国人民结成“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美国提供1800架飞机、1700辆坦克准备用于中、缅、印战区;英国在北非战场与德、意作战;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顽强地阻止了德军的进攻;中国组织赴缅远征军对日作战……这是战时“命运共同体”的一致行动。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宣讲合作、共赢,主张顺应时代潮流,打造新时期各个层面的“命运共同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下面是某国际论坛的那分发言: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一中战时“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2)材料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请联系材料剖析亚非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并简述建立“命运共同体”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意义。

(3)在“和合”思想影响下,我国政府展望未来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提出了什么概念?综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分析,概述中华文化的影响。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由于日本获利过大,威胁到了包括德国在内的歌列强利益,德国伙同法国、俄国强迫日本放弃占领辽东半岛的打算;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德国强烈支持俄国,引发日本不满;1914年,日本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并迅速出兵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占领地;1936年,德日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三国轴心国正式形成;1940年9月,德、日、意军事同盟条约在东京签署;1945年5月和8月,德国、日本先后宣布无条件投降。   ——摘编自维基百科

材料二 2015年3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出席日本为她安排的记者招待会会上表示,尽管德国是二战爆发和大屠杀的责任方,但由于德国没有回避历史,因此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谅解,日本也应该为了同周边国家和解而努力。

下边漫画:德国总理默克尔像老师教导学生一样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说,对于二战历史问题“要正视”。但安倍态度消极,不为所动。

——摘编自搜狐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日关系有何不同?③分别指出德、日法西斯军队在1941年发动的重大突然袭击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当今德国与日本政府对待二战历史的态度。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8年,为了决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见了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同盟国的领导人抛弃了这个不太重要的民主国家,试图绥靖希特勒以避免战争,但却枉费心机。

材料二: 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下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第二天,重庆人民走上街头庆祝胜利。


材料四: 2014年我国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的通知》,决定9月3日全国放假1天。   ——摘自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法为避免战争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英法为何“枉费了心机”?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国对德国的侵略行为在态度上有何转变?“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的照片拍摄于哪一年?请写出照片中一个重要外国领导人的名字。结合材料四谈谈我国把9月3日定为“抗日胜利纪念日”有何现实意义。

四、列举题(共3小题)

1、列举冷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2、列举二次二战中的突袭事件。

3、列举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