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最佳方法是( )。
A . 用力拉伸 B . 轻轻拨动 C . 揉成一团
2、人说话时产生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 声带 B . 口腔 C . 嘴唇
3、在停止对大钟进行撞击后,大钟仍然“余音未止”, 这是因为( )。
A . 回声 B . 人的错觉 C . 撞击虽然停止了,但是大钟仍然在振动
4、下面不能描述声音的是( )
A . 高、低 B . 强、弱 C . 多、少
5、耳朵是由( )构成的。
A . 耳郭、鼓膜、内耳 B . 外耳、中耳、内耳 C . 耳郭、中耳、内耳
6、鼓膜受外耳道传送的声波而产生( )。
A . 声音 B . 振动 C . 音质
7、要使钢尺发出比较强的声音,拨动钢尺的方法是( )。
A . 轻轻拨动钢尺 B . 用力披动钢尺 C . 都可以
8、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 。
A . 物体振动幅度大,音量大 B . 物体振动幅度小,音量大 C . 物体振动速度快,音量大
9、用相同的力击打三根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空心钢管,( ) 发出的声音最高。
A . 最长的钢管 B . 最短的钢管 C . 长度适中的钢管
10、夜晚观星时会发现流星,而且流星也经常撞击月球表面,但是,即使再精密的仪器也探测不到撞击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 月球高我们太远,声音无法到达地球 B . 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C . 撞击的力量很弱,产生的声音很低
11、在下面三种物体中,( )传播声音的能力最佳。
A . 空气 B . C . 桌面
12、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 )性能好。
A . 传声 B . 导电 C . 通风
13、男高音唱到高音时,他的声带振动的速度( )。
A . B . C . 不快也不慢
1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
A . 在岸上的人可以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 . 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C . 游泳时潜在水里仍能听到周围说话的声音
15、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不能对着同学耳朵大声说话 B . 遇到过强的声音要捂住耳朵 C . 耳屎堵住耳朵会影响听力,所以要经常掏耳朵
16、我们听到的雷声,是通过( )的振动传播到我们耳朵里。
A . 雨水 B . 空气 C . 大树
17、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 )
A . 可以大声讲话 B . 要控制自己讲话的声音 C . 无所谓讲话声音的大小.
18、蜜锋飞来飞法会发出“嗡嗡”的声音,这声音是由于( )。
A . 蜜蜂的叫声 B . 翅膀的振动 C . 声带的振动
19、在做观察钢尺发声强弱变化的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应( )。
A . 保持相同 B . 进行改变 C . 怎样做都可以
20、在用拨动的方法使钢尺发声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边做实验边大声讲话 B . 钢尺要用力压住 C . 不用分工合作,一个人就行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 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共15小题)

1、声音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传递信息。( )
A . 正确 B . 错误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停止后发声不会停止。( )
A . 正确 B . 错误
3、我们拍球时,虽然能听见声音,但看不见球面或地面的振动,因此拍球发声时不振动。( )
A . 正确 B . 错误
4、物体只要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产生声音。( )
A . 正确 B . 错误
5、声音的传播需要借助其他物质。( )
A . 正确 B . 错误
6、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 )
A . 正确 B . 错误
7、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
A . 正确 B . 错误
8、把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抽空里面的空气,只能看见闹钟在动,听不到铃声。( )
A . 正确 B . 错误
9、做“土电话”实验时,线不拉直,也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
A . 正确 B . 错误
10、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
A . 正确 B . 错误
1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尺子时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
A . 正确 B . 错误
12、柱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音高之间的规律。( )
A . 正确 B . 错误
13、小张说:“昨晚的雷声很大”,这是对雷声音高的描述。( )
A . 正确 B . 错误
14、只要是音乐就不是噪音。( )
A . 正确 B . 错误
15、鼓膜很薄而且具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振动。( )
A . 正确 B . 错误

三、把人耳各部分的名称与主要功能用线连起来。(共1小题)

1、把人耳各部分的名称与主要功能用线连起来。

外耳道               传递振动到内耳

鼓膜                  传递声波到中耳

听小骨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耳蜗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四、综合题(20分)(共2小题)

1、下表是401班同学在做“探索尺子的音量变化”的实验时制成的图表

拨动力度

尺子振动的幅度(厘米)

声音的强弱

力度小

6

力度较小

10

较弱

力度较大

14

较强

力度大

18

(1)补全音量变化柱状图。

(2)我们能从记录表中看出:尺子的振动幅度从6厘米变成10厘米、14厘米或18厘米时,音量发生了变化,音量的变化规律是:      
(3)分析柱状图,我们知道了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振动幅度越      (填“大”或“小”),发出的声音越      (填:“强”或“弱”)。
2、实验分析

(1)做尺子发声实验时,如果用曲线来表示尺子振动的快慢,那么振动较快的是      曲线,振动较慢的是      曲线。
(2)我们可以推测,发出声音较高的是      曲线,发出声音较低的是      曲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