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发生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苹果腐烂 B . 榨取果汁 C . 食物腐烂 D . 金属生锈
2、2015年6月1日晚,载有456人的“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中游遇龙卷风翻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力抢救,从翻沉客船中成功搜救出幸存者.说明沉船内残存空气中的氧气,具有的用途是(   )
A . 作还原剂 B . 作保护气 C . 供给呼吸 D . 支持燃烧
3、有关乙醇(C2H5O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醇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B . C2H5OH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2:6:1 C . 乙醇不能溶于水 D . C2H5OH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
4、三氧化二铋(Bi2O3)俗称铋黄,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三氧化二铋中铋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3 B . +4 C . ﹣2 D . +2
5、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水,下列实验中水的作用与海波熔化(如图)实验中水的作用类似的是(   )

A . 叶片褪色 B . 铁丝燃烧 C . 种子萌发       D . 覆杯实验
6、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氯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C .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 . 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7、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A . 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100mL,因为分子有质量 B . 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 气体易于压缩,因为构成气体的微粒间空隙较大 D . 空气是混合物,因为它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
8、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有关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B . 雾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C .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D . 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
9、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B . 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C . 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 . 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10、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二、简答题(共5小题)

1、水是“生命之源”,根据你对水的认知,请回答:

(1)某物质由H、O两种元素组成,其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2)如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简图,若A试管中产生10mL气体,则B试管中产生      mL气体.
(3)滁州山川秀美,小玉旅游回来,带回一瓶山泉水,加入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则该山泉水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
(4)小芳家里桌上有两杯无色液体,只知是食盐和蒸馏水,她妈妈采取尝味道的方法就加以区别,小芳认为采取      (填“加热蒸发”或“检测pH”)的方法也可以区别.
(5)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2表示: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      ;投药(多为ClO2)的作用是      
2、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与技能.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      
(2)马明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过程中,马明同学观察到装置F中的水变为红色,这是因为      的缘故.为了防止实验过程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      
(4)若马明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填管口字母)      
(5)装置A和C还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较,A装置的优点是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Li

6.941

4Be

9.012

5B

10.81

6C

12.01

7N

14.01

8O

16.00

9F

19.00

10Ne

20.18

3

11Na

22.99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15P

30.97

16S

32.06

17Cl

35.45

18Ar

39.95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度到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结尾,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3)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个铝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4、科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度的因素.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克二氧化锰(MnO2)粉末,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5%

10%

15%

MnO2质量

0.2克

0.2克

0.2克

0.2克

气泡产生的速率

+

++

+++

++++

(1)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2)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度与      的关系,你认为该反应的分解速度还与什么因素的有关,试写出两种      
(3)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请你写出检验的方法:      
(4)如果要确认氧化铜也是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除了证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还需要证明氧化铜的反应前后            不变.
5、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观察现象:
(1)实验中,铁丝表面要先用砂纸打磨光亮再绕成“螺旋状”.铁丝表面要先用砂纸打磨光亮的原因是      :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      
(2)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只答一条)
(3)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细纯铁铁丝、细含碳铁丝、纯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认为可能

a假设1:      

验证方法是      

b假设2:      

验证方法是      

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完成下面的计算: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他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多少?[已知ρ空气=1.293g/L, =1.43g/L]
(2)已知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核外有12个电子,作为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求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