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结成冰 B . 液化空气 C . 酒精燃烧 D . 玻璃破碎
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蔗糖 B . 香油 C . 味精 D . 白醋
4、二氧化钛(TiO2 )可作水分解的光催化剂.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熔点、沸点 B . 颜色、状态 C . 可燃性、稳定性 D . 密度、硬度
6、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
A . 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 . 大力植树造林 C . 焚烧垃圾 D .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7、2014年青岛世园会园区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   )
A . 吸附杂质 B . 过滤 C . 杀菌消毒 D . 蒸馏
8、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B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 . 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9、化学反应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对下面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铜丝在空气中灼烧时,有黑色固体生成 B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雾
10、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物质用途反映物质性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是由于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B . “洗洁精”常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够溶解油脂 C . 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是因为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 . 天然气常用作燃料,是由于它具有可燃性
11、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D . ①③
12、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B . 2CO2中的“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C . Mg 4 中的“2”表示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D . 2O中的“2”表示两个氧元素
13、下列关干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B . 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C . 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 . 通过蒸发水或加蔗糖都能使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14、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硫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B . 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C . 硫离子核内有16个质子 D . 镁元素与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S
15、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定是一种物质 B . 一定是纯净物 C . 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 D . 可能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16、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火焰 B . 氧气验满 C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 蒸发食盐水

二、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太阳能、核能、风能等是值得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 B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C . 海水淡化只能得到淡水,剩余物不再有利用价值 D .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2、下列关于硬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硬水中的Ca2+、Mg2+ , 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B . 用漂白粉【Ca(ClO)2与CaCl2的混合物】对自来水消毒不会增加水的硬度 C . 生活中煮涕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还有杀菌的作用 D . 向硬水中加入明矾,可以软化硬水
3、配制20%的氯化钠溶液时,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 .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B . 氯化钠晶体不纯(杂质难溶干水) C . 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D .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4、化学是创造物质的科学,要创造新物质,其核心是认识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规律.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构成的 B .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不显电性 C . 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D . 原子的质量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5、分类是我们在研究过究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类

分类标准

A

类别一:空气、海水

类别二:水、氧气,五氧化二磷

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多少,把物质分成混合物和纯净物.

B

类别一:硅、氧气、铁 类别二:二氧化碳、氯化钠、硫酸铜

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多少,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C

类别一:铁、铜、镁

类別二:水、二氧化碳、氢气

类别三:氯化钠

根据物质通常情况下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固体、气体、液体.

D

类别一:试管,蒸发皿 类别二:集气瓶、量筒

根据仪器能否加热,将仪器分类

A . A B . B C . C D . D
6、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C .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D . 含氧的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三、理解与应用(共4小题)

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填写下列空格:

(1)现有水、氮气、氧气、铁四中物质,其中:(填写化学式)

①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      .②可作溶剂,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③可用于食品防腐的是      .④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水在通电作用下的反应:      

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2、化学是研究物质转化的学问,是变化之学.人类利用化学变化,合成各种新材料,如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等;材料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请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在面料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区分羊毛与涤纶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选填“观察光泽”或“灼烧闻气味”.
(2)请列举合成橡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具体用途:      
(3)塑料常用于制作食品保鲜膜及方便袋等,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大量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请结合日常生活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3、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图为金属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关系密切;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2)工业上可用氯化钠生产一种常用化合物氢氧化钠(NaOH),即氯化钠饱和水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氯气(Cl2)和氢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通过两个月学习,我们认识了多种物质,体会到人们对物质的研究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研究会大大提高研究的效率.请认真仔细阅读林料,根据材料填写下列空格:

    镁是一种年轻的金属,20世纪才发展起来,它呈银白色,熔点649℃,质轻,密度约为铜的 ,铝的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同时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MgO),放大量热.镁在氮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亮,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淡黄色固体氮化镁(Mg3N2),放大量热.镁在二氧化碳可以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MgO)和黑色颗粒碳(C),放大量热.镁遇热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镁和氢气,放出热量.由于镁燃烧热值高,燃烧使发出耀眼的火焰,用镁制造照明弹、燃烧弹和焰火等.此外,镁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这些特性使金属镁成为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从而获得“国防金属”的美誉.工业上以海水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得到氯化镁晶体;最后将无水氯化镁(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氯气(Cl2),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MgCl2 Mg+Cl2

(1)镁的物理性质有(填写两条)①            
(2)镁是化学性质      (填写“很活泼”或“很不活泼”)的金属;从分类研究物质角度归纳,镁分别能与            发生化学反应.
(3)镁的用途有(填写两条)①            
(4)工业制镁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反应:无水氯化镁(MgCl2)在熔融状态下电解,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5)某存储镁粉的仓库起火,消防队员采取了覆盖沙土的方法将火扑灭;消防队员为什么不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请依据上述材料信息,分析原因:      

四、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上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
(3)实验室中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收集装置应选用      
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填写空格: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a管产生的气体是      
(2)用图B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得到的结论是      
(3)进行C图所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可用简单方法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      
(4)利用D图所示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原因:      ;我们知道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该实验事实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      
3、甲同学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观察,他发现团体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于是他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情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探究课题】影响硝酸钾固体在水中溶解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甲同学假设】1.温度; 2.搅拌;3.颗粒大小

【探究准备】烧杯、铁架台、托盘天平、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药匙、石棉网、颗粒大小不同的硝酸钾固体、蒸馏水.

【探究过程】

 探究内容

 探究方法

 探究现象

温度对硝酸钾固体溶解快慢的影响

①取两个烧杯,分別加入l0mL等温的水

②再分别加入lg同样颗粒大小的硝酸钾固体

③给其中一个烧杯加热

被加热的烧杯里的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用得时间短

搅拌对硝酸钾固体溶解快慢的影响

①取两个烧杯,分別加入l0mL等温的水

 ②再分别加入lg同样颗粒大小的硝酸钾固体

③搅拌其中一个烧杯里的硝酸钾固体

搅拌的烧杯里的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用得时间短

颗粒大小对硝酸钾固体溶解快慢的影响

①取两个烧杯,分別加入l0mL等温的水

②向其中一个烧杯加入lg颗粒大的硝酸钾固体,再向其中另一个烧杯加入lg颗粒小的硝酸钾固体

颗粒小的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用得时间短

(1)【探究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2)【探究应用】如何使方糖比较快的溶解在水中?      

五、分析与计算(共3小题)

1、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她于2011年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1)青蒿素由      种元素构成.
(2)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质量的简整数比为      
2、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Ca%)=      (书写解题步骤).
(2)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      (书写解题步骤).
3、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是生命体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有一瓶葡萄糖(C6H12O6)溶液,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请计算:

(1)配制这瓶葡萄糖溶液,需要固体葡萄糖的质量为:       g.
(2)要把这瓶葡萄糖溶液加水稀释为2%的葡萄糖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