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4 诗歌鉴赏(古代、现代诗歌)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诗歌鉴赏(共22小题)
许 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①劳歌:送别歌。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之情的自然流露。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什么?
黄河颂(节选)
光未然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十五从军行
汉无名氏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象累累。”/兔从狗窦出,雏从梁上飞二/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①你用健美的臂膀 , 挽起高山大海。
②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上,遮回疏放③ , 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西溪独泛
[唐]皎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①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②共月还。
【注释】①素舸:不加装饰的船。②唯应:只有。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唐]李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①辉。宁知②丧乱③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③丧乱:安史之乱。
兰
[明]徐渭
兰亭旧种越王兰① , 碧浪红香天下传。近日野香成秉束② , 一篮不值五文钱。
【注释】①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 ②秉,量词,束,把。
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
啊!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副歌)
震天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鉴赏要点:《五月的鲜花》与《黄河颂》在思想情感上是贯通的,读过这些诗,我们心潮里汹涌澎湃的韵律是一致的。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喜雨 [明]朱曜 一犁春雨润新田, 小犊还宫老牸①眠, 笑摘园蔬漉②村酿, 夜灯儿女说丰年 |
雨夜 [南宋]项安世 夜窗疏雨不堪听, 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 如何禁得打篷声。 |
[注]①牸(zì):母牛。②漉:滤
这两首写“雨”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三月晦日①偶题
[宋]秦观
节物②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注]①晦日: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②节物: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气概。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①你用健美的臂膀 , 挽起高山大海。
②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鮑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
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憎”一“喜”语极悲愤,暗喻李白遭人陷害,感叹文才出众者命途多舛。
杜甫的这两首诗都是写给远方的李白,诗题中的“忆”和“怀”能否互换?为什么?
[甲]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 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①处, 暮烟微雨过松江。 [注]①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
[乙]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① ,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①曛:昏暗, |
这两首都是送别诗,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加以分析。
[甲]诗
[乙]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一景定境]
诗歌中的 、 等暗示时节,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一字着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中,“愁”字用得好,李白将愁绪寄予月亮,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巴陵送李十二
[唐]王昌龄
摇曳巴陵洲渚分,
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
日暮蒹葭空水云。
[一景定境]
诗歌中清澈的江水、连绵的山峰等灵动而又含情,使画面更为美妙。
[一字着情]
“日暮蒹葭空水云”中, 。
秋下荆门
[唐]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①,自爱名山入剡中。
[注]①鲈鱼脍(kuài):西晋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起,想到家乡鲈鱼鲶的美味,辞官回乡。
本诗和下列哪首诗歌都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述理由。
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
|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①。
[注]①洛城:洛阳,诗人的家乡在洛阳附近。
诗中“ ”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 ”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①铺水中,半江瑟瑟②半江红。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甲月似弓。
[注]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②瑟瑟:深碧色。③怜:爱。④真珠:珍珠。
诗中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的字是“ ”。
菩萨蛮①
[宋]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示例]
陇西行(其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实景赏析]前三句写现实之景,激战之后将士全部丧生,征人们变成了无定河边的枯骨,构成了一个凄凉悲惨的战后世界。
[虚景赏析]第四句写梦中之境,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越中览古①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②归,战士还家尽锦衣③。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游览越中时。②勾践破吴: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于公元前473年灭吴。③锦衣:华丽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