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木兰诗》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

1、引发木兰代父从军念头的一项是(    )
A .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B .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C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 .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jiě)    策(xūn)     啾(qiū)    暮宿(sù) B . 汗(kě)     头(qèi)     霍(huò)    (jì) C . 机(jiè)    机(zù)      胡(qí)     军(tiě) D . 鞍鞯(ān)(jiān)      金(tuò)    雄(cí)
3、选出下列译文正确的一项(    )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A . 虽然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但却听见了燕山胡人的战马声。 B . (木兰)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的声音。 C . 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听见的骑马的胡人的叫喊声。 D . (木兰)听不见爹娘的呼唤声,却听见了胡人骑马时的喊声。
4、对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④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⑥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A . 反问     排比     夸张     对偶     互文     借喻 B . 反问     排比     夸张     对偶     互文     借代 C . 反问     对偶     比喻     对偶     对偶     借代 D . 反问     排比     比喻     对偶     对偶     借喻
5、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B .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C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 . 愿池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6、下列对《木兰诗》中的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 .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几句虽然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出木兰的自述,但它与木兰替父从军没有任何直接的关联。 B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很好地渲染了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充分地表现了木兰义无反顾地替父从军的主动性和坚决性   。 C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六句生动地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后终于得到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一家人准备为木兰洗尘,都是写迎接,而又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点。 D .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充分表现了木兰归来后对故居产生的亲切感和恢复女儿妆的喜悦心情,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这样写,也是为下文“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做铺垫。

二、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解释下列各句中横线点的字。

习骑                                       

可汗点兵                                   

③长而精                                     

建奇功                                     

(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语。

①市鞍马              

②东市买骏马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4)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似的句子是:                        

(5)本文与《木兰诗》相同之处有哪些?

2、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辫我是雄雌?

(1)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2)画横线的诗句主要写什么?为什么略写?

(3)木兰凯旋回朝,天子怎样对待她?她的要求是什么?

(4)最后一句诗句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5)你觉得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以“我从文中……读出木兰是一个……的人”为格式说一段话。

三、综合表达(共3小题)

1、《木兰诗》中所描写的木兰见到“军帖”时,心理活动一定是很复杂的,请你站在木兰自身的角度,想想她会对自己说什么。

2、《木兰诗》是一首故事性很强的叙事诗,请你将木兰还乡的场景写成一篇题为《木兰解甲还乡》的小小说,字数300左右。

3、同格中学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设计方案】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简要的方案。

(2)【拟写对联】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下联,围绕“爱国”主题,对出上联。

上联:      

下联:立大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3)【探究信息】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探究出主要信息。

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文艺创作的永恒追求。坚持唯物史观,不管历史条件发生什么变化,凡是为中华民族做出历史贡献的英雄,都应得到尊敬、受到颂扬,被人民牢记、由文艺书写。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木兰诗》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