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

1、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汉字。

《断章》通过几组意象营构了丰富的诗境、诗趣、诗思,又通过意象的顶真旋复在意象之间搭设了一架“天堑变通途”的飞桥,在其逻jí      结构的关联之下,意象的单薄骨架立即在人的视野中变得充yínɡ      与丰富,并不断pénɡ      胀连接,最终形成了无限丰富、完整、饱满的艺术世界。全诗一共四句,每句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事态意象:“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shì      了别人的梦”。

2、《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表达诗人对萧红感情深厚诚挚的诗句是:            
3、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我等待着,长夜慢慢,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B . 明月妆饰了你的窗子,你妆饰了别人的梦。   C . 我有年轻舵手的信,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D .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烦多是个谎言。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楹联(yíng)     追溯(shuò)     簇新(cù)     扣人心弦(xián) B . 婆娑(suō)     惩戒(chěng)     戳穿(chuō)     凛然生畏(lǐng) C . 嗔怒(chēn)     惬意(qiè)     瑰宝(guī)     孜孜不倦(zī) D . 召唤(zhāo)     山峦(luán)     刹那(shà)     侃侃而谈(kǎn)
5、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是父亲诗兴大发,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B . 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军明坐在车厢中观望另一列火车。 C . 从宣德年间开始,梵文也作为装修性图案附加在瓷器画面上。 D . 教师出示鼓、锣、笛子等乐器,请同学即兴表演。

二、诗歌鉴赏(共5小题)

1、阅读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一诗,完成小题。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首句中的“寂寞”一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诗中说“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由标题中的“墓畔”一词可知应是“坟头”,为什么诗人说成“头边”?
(3)结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蕴含的感情最丰富,请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寻梦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1)诗中描写的梦具有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在表色彩的词的运用上非常精练,试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3)《寻梦者》通过美丽的象征唱出了寻梦者的心灵之歌,这支美丽的歌告诉我们什么?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1)
A . 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道“风景”。“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 . 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 . 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静态地呈现出两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 . 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2)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A .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 . 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 . 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 . 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有许多“相对”的关系。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寂寞

卞之琳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1)诗中的小孩子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中“蝈蝈”“夜明表”等意象有何作用?
(2)请谈谈你对诗歌中画线语句的理解。
5、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古镇的梦

卞之琳

小镇上有两种声音

一样的寂寥:

白天是算命锣,

夜里是梆子。

敲不破别人的梦,

做着梦似的

瞎子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

哪一块石头高,

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

敲沉了别人的梦,

做着梦似的

更夫在街上走,

一步又一步。

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

哪一块石头高,

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

“三更了,你听哪,

毛儿的爸爸,

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觉,

老在梦里哭,

明天替他算算命吧?”

是深夜,

又是清冷的下午:

敲梆的过桥,

敲锣的又过桥,

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

(1)“梦”指什么?如何理解“做着梦似的”瞎子、更夫“敲不破别人的梦”敲沉了别人的梦”?
(2)请谈谈对诗歌中“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的理解。


(3)《古镇的梦》反复强调瞎子、更夫“在街上走,/一步又一步。/他知道哪一块石头低,/哪一块石头高,/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表现了什么?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1)【我阅读  我朗诵】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②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2)【我阅读  我分享】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 , 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      ”改为“      ”。

(3)【我阅读  我创作】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

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2、在“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现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写一段70字以内的开场白。
(3)请你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说说要想成为“青春形象大使”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材料一:原国家女篮队长隋菲菲在北京交通大学正式签约《中国青年报》,成为该报青春形象大使。隋菲菲靓丽、青春、健康的外形,刻苦、坚韧的训练精神,比赛时聪明灵活的个性,与《中国青年报》理性、敏锐、先锋的办报要求不谋而合。在未来5年内,隋菲菲将主要负责《中国青年报》针对青年市场的品牌代言活动。

材料二:在某大学青春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初赛现场,选手们表演了昆曲、武术、快板、书画等在其他选秀活动中难得一见的才艺,博得了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过其他选秀活动参赛经验的选手朱潇轩告诉记者:“通常的选秀活动,更多的是关注选手们的外表。我认为,‘校园青春形象大使’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3、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②朗诵这一节诗,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 , 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      ”改为“      ”。

4、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的语文学习活动。
(1)(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

    ①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②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捉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

③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去,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 , 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信,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 , 因为我看到不少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波 , 他们跑着跑着,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一班同学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1)
A . 第①段中的“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运用排比,起强调作用。 B . 第③段加点词语“他们”,指的是“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 C . 第③段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D . 选文结尾句用了感叹号,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2)(活动二: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

春天的儿女

汪国真

为了明媚的春光

也为了不辜负你的美丽

挺起你的胸膛吧

春天的儿女

虽然远方的燕子还没有飞来

虽然北风的呼啸还显得凄厉

但春天终会来的

谁也不能阻挡那波涛一样的

啊春天的儿女

请不要再迟疑

晦暗的日子终究会成为过去

面对冰雪的欺凌

你该坚强忍耐

你要无所畏惧

向世界庄严的宣告吧

花的河流,必定要奔腾不息

帆的船队,必定要航行在晴朗的天宇

春天的儿女呵,必定要前进在春天的队伍

二组同学朗诵了诗人汪国真的这首诗,这首诗告诉我们:春天的儿女要具有      的品质。

四、语言表达(共1小题)

1、在诗歌中,诗人常常把情感、哲理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哲理具有可感性。

《断章》中,诗人通过“桥上”“风景”“楼上”“明月”“窗子”“梦”这几个意象,表达出了刹那间的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风雨吟》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借鉴上述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发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