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夏天来了,(chì) 热的情怀来了。万物正儿八经地复苏,大地上的事情好美,走到(kuàng) 野里,走到星光下,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与文学全身心拥抱。夏至,一定要放飞梦想,来一次远足,去参与一场文学的盛(yàn) 。石塘的山魂海(pò) ,会与少年的你产生怎样的激烈碰撞呢?
根据积累,补全古诗文名句。
出处 |
名句 |
推荐理由 |
曹操《观沧海》 |
水何澹澹,① 。 |
符合石塘山海特征 |
崔颢《黄鹤楼》 |
晴川历历汉阳树,② 。 |
突出夏日草之浓绿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③ ,④ ? |
皆是志同道合之人 |
李商隐《夜雨寄北》 |
⑤ ,却话巴山夜雨时。 |
少年欢聚,情境相似 |
陆游《游山西村》 |
⑥ ,⑦ 。 |
符合石塘大奏鼓风情 |
李白《渡荆门送别》 |
⑧ ,⑨ 。 |
符合石塘夜景 |
秦观《行香子》 |
⑩ ,步过东冈。 |
激起少年雅兴 |
有同学指出其中一首诗的句意被误解了,这首诗是《 》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骚扰
杨邪①
①这是一个彻头彻尾没有半点虛构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些复杂,其实又有点简单。这个故事的主角,应该说只有一个,那就是骚扰者,可又似乎应该说不止一个——另一个主角,或者说第二主角,恐怕得把被骚扰者也就是我自己算上。
②在当代社会里,所谓骚扰,其方式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但这个故事里的骚扰方式其实司空见惯:骚扰者经常拨打被骚扰者家里的电话,当被骚扰者提起话筒,并且非常礼貌地用亲切的口吻向对方说了一声“喂”的时候,对方却一言不发,结果在数秒钟之后,被骚扰者听到了对方挂断电话后的一连串的忙音……
③这个骚扰与被骚扰的故事,大约持续发生了将近两个月不到一点的时间,终于有了一个转折性的变化。
④变化的起因,是由于作为故事中的被骚扰者的我对于不时遭受的骚扰逐渐由好奇和哭笑不得,变得急躁与愠怒。这使我想起以前在报上看到的一起有关被骚扰者把骚扰者告上法庭的类似的骚扰事件。因此几经犹豫,我终于决定向躲在电话那一端的骚扰者实施打击计划了。
⑤事情其实没费多大的周折,就是我拨通了一位在刑侦部门坐班的朋友的手机。
⑥听说我遭到了骚扰,朋友有点幸灾乐祸。
⑦我说,我真有点受不了了,这样的电话总是在上午和下午正当我写作或者看书的当儿出现,这两个月来,我差不多每两三天,最多不出四五天,就要经受这样的骚扰!
⑧我说,我要报案,真的,我要把躲在哪个角落里的用心不良的骚扰者揪出来!
⑨听说我要报案,要动真格的,朋友笑得更厉害了。一阵肆意的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大笑过后,朋友不无嘲讽地说,原来一个捣腾小说的屁作家,其实一点儿也不懂得怎样生活——你为什么不去装一部带有“来电显示”的电话机呢?当代科技一日千里,你就只知道抱着一部八十年代的电话机不放啊!
⑩原来事情就这么简单,这么一个一直困扰着我的事件,只要去邮局办一下申请手续,再购买部带有液晶显示屏的可以看到来电显示的电话机,就能轻轻松松地解决了。
⑪我急不可耐地等待了四天。
⑫骚扰者趁我正坐下来打开电脑准备把一篇小说的最后部分敲打完成时,又拨通了我桌前的电话——我终于看到了对方的电话号码,可是我惊呆了,当我正准备说出什么时,我听到了一个并不清晰的低低的电视广告的声音,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忙音。
⑬这一天,我怎么也无法再为我的那篇小说按上一个结尾。我在我的电脑里打出了一行字——那位朋友的嘲讽——“捣腾小说的屁作家”。我为这行字选择了硕大的字号,然后把它无止境地复制下去,直至后来电脑突然死机。
⑭这一天的晚上,我坐在床头看一本书,可怎么也看不下去,于是我对妻子说起了这个骚扰者与被骚扰者的故事。妻子已经躺下,然而她又诧异地惊坐了起来。我解释说我一直没有告诉她这件事,是因为我觉得这一定是哪位朋友搞的恶作剧。现在好了,我已经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了,现在我们可以骚扰对方了,我说。我想为我自己正在开的“玩笑”笑一下,可是我没有做到——妻子看着我慢慢拨完一个电话号码,顿时也呆了,继而我什么也说不出,却对着拨通了的电话失声呜咽起来……
⑮我的住在乡下老家的母亲一定不会料到,当她惊慌地拿起床头那部新安装不久的电话的话筒时,听到的居然是她儿子的声音——自从她拥有那部电话开始,两个月来,她的儿子就只给她打过两个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电话。而她更不会料到,她每次拨通我身旁的电话,听到的都是一个非常克制和持重的声音,可这一次,她听到的竟会是年近三十的儿子那种孩提时般的抽泣……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注释】杨邪:温岭人,作家,诗人。
杨邪:
杨邪:
杨邪:
杨邪:
(材料一)
中国传统节日与饮食文化
《礼记·礼运》有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凝结了中国人的食养艺术、文化习俗和民族情感等,形成端午要吃粽子、中秋要吃月饼、腊八要喝腊八粥、除夕要吃团圆饭等传统。
② 。早在先秦时期的《礼记·月令》便有诸如“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的记载,孔子更是提出了“不食不时”的理念,倡导按时饮食、按季节生产饮食,遵循“天”的规律,这也是“天人合一”饮食理念的最早体现。此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节日的完善,人们在特定的节日通过特定饮食来祈求大自然庇护,例如《后汉书礼仪》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并“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祈祷团圆祥和,而至今在北方很多地方还有阴历二月二日食龙须面的习俗,以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寄望天人合一、和谐共处。
② 。在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中,往往人们以家庭、甚至家族和亲友为单位共同聚集交流情感,寄托美好生活的祝愿。春节是我国最富有特色也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从春节前夕的祭祀灶神到元宵节,餐桌上呈现出腊八粥、年糕、饺子、春卷、元宵等不同饮食,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寓意,例如北方人在春节以吃饺子为主,饺子谐音“交子”,不仅是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寓意大吉大利,还形如元宝,象征着生活富裕。
③ 。古人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食”,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因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不同,在饮食文化习惯上也具有差异性。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兼容并包”,透过饮食文化展示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一方面,我国在饮食文化上也一直有着“南米北面”、“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等区分,衍生出“粵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但不同的菜系里面,却又殊途同归,构成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另一方面,我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也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例如同样是春节,北方地区在年夜饭吃饺子、南方地区则吃汤圆和年糕,而回族等少数民族则吃面条和炖肉,都在中国传统节日饮食中传承和传播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温岭传统节日食品——麦饼筒
麦饼,对于一个温岭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美食了。除了端午节外,温岭还有几个节日也是习惯吃麦饼的,如醉夏、农历五月十三关帝诞、农历五月十八杨府爷寿日。醉夏,一些人写作“疰(zhù)夏”,即立夏,温岭民间谚语有:“醉夏呒麦饼,白落做世人。”意思是说,立夏这一天,如果不吃麦饼的话,那么就白白做一回人了。传统的麦饼是用“地莓”(佛耳草、鼠曲草,即周作人文中所写到的做“黄花麦果”的原料)做成的。人们将采摘的地莓、苎(麻)叶、艾草、菜叶等捣成泥,加入面粉、糯米粉揉成青色面团,再用不到一尺长的短擀面棍将青面团擀成一张张直径一尺左右薄如纸的圆饼,放到平底锅中烙熟,放入土豆丝、咸菜面、猪肉丝、鳝鱼丝、鸡蛋丝、蚕豆、油条等麦饼馅,卷成麦饼筒即可食用。
还有一种饼,温岭人称之为“拭饼”,1992年版《温岭县志》书中称拭饼是“先制成粉浆再在平底锅中拭匀烙熟”,做法是用面粉加水拌成面粉浆,摊拭饼时,拈一团又软又韧的面粉浆放在底部加热的平底鏊盘上,或顺时针或逆时针拭匀上一圈即成,手艺好的摊成的拭饼不但皮薄匀而无洞眼,色如白玉,且外周“滴括周圆”。也有人将拭饼写做“锡饼”,认为这种饼薄如锡箔,故谓“锡饼”;还有人写作“食饼”或“席饼”的,但温岭人日常所称的读音更近于“锡饼”或“拭饼”(温岭人读为xi,入声)。
(材料三)
中国传统节日食品的发展现状
从以上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食品的发展现状”的调查中可知, ④ 究其原因,第一是因为社会整体风气比较浮躁,对于不是很成熟的年轻人来说,让他们耐心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实在太枯燥。第二是因为青年人虽然经常接触网络,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如非特别关注,网上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食品的内容相对单一且不易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因此,即使经常在网上浏览信息的年轻人也很难有机会了解到中国传统节日食品的基本内容和内涵。这种现象无疑使得对中国传统节日食品的传承与发展大为不利。第三,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很快,为节省时间平时吃饭也基本以快餐为主,而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食品是需要大块时间细细品位,这与年轻人的生活节奏严重冲突。
A.以传统文化节日下的饮食彰显和谐礼仪的道德观。
B.以传统文化节日下的饮食彰显和而不同的价值观。
C.以传统文化节日下的饮食彰显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① ② ③
三、诗歌鉴赏(共1小题)
将渡箬山舟中作
郭庭燎①
扁舟乘兴下沧洲,一片孤篷万顷流。
日落烟横山市晚,潮平岸阔海门秋。
鲸波远泛千重碧,蜃气高腾百尺楼。
遥望箬山如咫尺,袭尤风②起使人愁。
【注释】①郭庭燎,字烟谷,同治间太平(现指温岭)诸生,著有《烟谷诗革》二卷,《听春馆吟稿》二卷。②袭尤风,又称“石尤风”,指大风,逆风。
四、课外阅读(共1小题)
陈氏小园①记
有山焉,层层包裹,故曰箬。又分内外两层,故曰外箬、里箬。和隆陈公,卜居于里箬者也。其先世迁自闽东,至公而海上商业,日形发达,乃筑层楼、建杰阁,远望渔船风帆沙鸟,无不毕陈于前,洵足乐也。惟是依山作屋,架海为庐,而无金谷之园林②、平庄之花木以点缀其间,犹未足以云乐。公于宅之东偏,拓基址、砌岩石,垣墉围其外,中辟一小园,地不过数十步,花不满百多种,而设施得宜,遂觉草有忘忧之意,花含解语之容,鱼多情而听琴,鸟识趣而逐酒。庾信之赋小园③ , 尚无此乐境也!公于暇时,每坐此以怡情,或呼朋饮酒,对客谈情,尽乐极欢,不复知尘世、理乱事。向尝身厕其间俯仰上下逸兴遄飞殆所谓小瀛洲非耶!公既乐此,尤乐与人共此乐,顾无一言以勒诸石也,可乎哉?爰泚笔而为之记。愚弟顾歧④拜撰,瑞安许苞⑤书。
【注释】①陈氏小园,指石塘里箬陈和隆旧居旭升楼东边的小花园。②金谷园,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故址在今河南洛阳。③庾信,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著有《小园赋》。④顾歧,太平人,清光绪举人。⑤许苞,温州瑞安人。精中医学,是一位著名的中医,与人合称“浙南四支笔”。
①无不毕陈于前
②犹未足以云乐
③公于暇时
④公既乐此
向尝身厕其间俯仰上下逸兴遄飞殆所谓小瀛洲非耶!
五、名著阅读(共1小题)
剧组 |
表演 |
角度 |
问题与理解 |
《西游记》 |
,战战兢兢,滴泪难言; ,絮絮叨叨,心中抱怨; ,囊囊突突,意下踌躇; ,笑唏唏,要施加手段。 |
人物形象 |
①这段表演展现唐僧师徒在遇到困境时的不同反应。请根据人物神态写出人名。 |
《简·爱》 |
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
台词设计 |
②假如你是剧组导演,为这台词设计语气和重音等,并把设计理由告知演员。
|
《儒林外史》 |
差人:先生,你识文断字,怎么这样没主张?自古道“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只要破费些银子,把这枕箱买了回来,这事不就结了? 马二(拍手):好主意! |
主题理解 |
③这段表演揭示了当时 的社会。 |
六、语言表达(共1小题)
(图片来源:温岭1036公众号)
【注释】截至4月份,我市四大水库总可用水量538.3万方,平均蓄水率仅为19%。
七、作文(共1小题)
栏目 |
文本类型 |
参考角度 |
|
① |
夏日小记 |
叙事类 |
叙写夏日之事 |
② |
夏日小憩 |
抒情类 |
抒发夏日之情 |
③ |
夏日小思 |
哲思类 |
抒写夏日之思 |
写作要求:①自拟题目;②符合文体特征;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