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蚯蚓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排出的粪便会污染土壤 B . 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C . 富含蛋白质,可做鱼类的饵料 D . 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
2、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mage0083.jpeg

A . 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 . 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 C . 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 D . 家鸽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3、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

A . 菌落 B . 细菌形态 C . 细菌体积 D . 细菌结构
4、和面的过程中,放入干酵母(或上次做馒头时留下的“老面”)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的哪个步骤?( )

A . 配制培养基 B . 高温灭菌 C . 接种 D . 恒温培养
5、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的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过程的哪一步骤( )

A . 培养 B . 接种 C . 消毒 D . 制作培养基
6、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选用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 )

A . 采集同一环境中的标本,在不同环境中培养 B . 分别采集两种环境中的标本 C . 设置对照,且实验组和对照组要在同一环境中培养 D . 设置对照,并在两种环境中培养
7、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进行接种 B . 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 . 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D . 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8、表内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

步骤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步骤2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步骤3

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步骤4

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 . 步骤1 B . 步骤2 C . 步骤3 D . 步骤4
9、下列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是(  )

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⑤前肢覆羽成翼 ⑥善于飞行.

A . ①③⑥ B . ①②⑤ C . ②③④ D . ②⑤⑥
10、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

A . 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 . 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C . 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 . 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11、鱼类不断地用口吞水,由鳃孔排水,水中的氧进入鱼体的途径是(  )

A . 水→口腔→鳃→血液 B . 水→鳃→血液 C . 水→鼻→鳃→血液 D . 水→鼻孔→口腔→血液
12、判断蚯蚓前后端的简便方法是(  )

A . 观察蚯蚓的运动 B . 离环带近的一端是身体前端 C . 观察蚯蚓的反应,反应快的一端是前端 D . 长有口的一端是前端
13、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关于“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 . 鲫鱼在水中用肺呼吸 B . 鲫鱼主要靠眼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 C . 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胸鳍和腹鳍 D . 鲫鱼身体呈纺锤形能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14、鱼的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侧线的作用是(  )

A . 辨别物体的大小 B . 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C . 分辨物体的颜色 D . 感受声音的大小
15、到菜市场去买鱼,在许多死鱼中你如何判断鱼的新鲜与否?(  )

A . 鳃丝的颜色 B . 鳞片的完整 C . 体表是否湿润 D . 鱼鳍是否完整
16、鳃是鲫鱼的呼吸器官,组成鳃的结构中,在功能上类似于人类肺泡的是(  )

A . 鳃盖 B . 鳃弓 C . 鳃丝 D . 鳃耙
17、用吸管吸取一些红墨水,再将墨水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到墨水的流动方向是(  )

A . 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从鳃盖的后缘流出 B . 由鱼的口流入鳃,然后再从口流出 C . 从鱼鳃盖的后缘流入鳃,然后再从口流出 D . 从鱼鳃盖的后缘流入鳃,然后从鳃盖的后缘流出
18、2011年底,有9只中华沙鸭在我省松阳县松阴溪畔过冬,中华沙鸭在全球存活不过千只,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中华沙鸭的生殖方式是(  )

A . 体内受精、卵生 B . 体内受精、胎生 C . 体外受精、卵生 D . 体外受精、胎生
19、鸟飞行时的呼吸特点是(  )

A . 肺和气囊都进行气体交换 B . 只有气囊在进行气体交换 C . 呼气和吸气分别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D . 只在肺部内进行气体交换
20、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下表结果,分析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   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75

158

32

6

A . 甲→乙→丙→丁 B . 乙→甲→丙→丁 C . 丁→丙→甲→乙 D . 甲→丁→丙→乙
21、通过学习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你认为一下哪项是错误的?(  )

A .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 B . 用鸡做实验比用蚯蚓做实验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少 C . 动物能学会绕道取食 D . “绕道取食”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22、探究实验为避免误差,需要计算平均值,但个别例外.下列实验不需要取平均值的是(  )

A . 探究蚂蚁的通讯 B . 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C .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D .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3、在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得出,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主要是依靠(  )

A . 声音 B . 动作 C . 光线 D . 气味
24、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小实验中,将硬币在细菌培养基表面轻轻一按,这一做法在细菌一般培养方法中叫做(  )

A . 种植 B . 接种 C . 培养 D . 结合
25、在Ⅰ、Ⅱ、Ⅲ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见下表).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培养皿中的菌落数

琼脂、糖类

35

琼脂、糖类和维生素

250

琼脂和维生素

0

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的是 (  )

A . 培养皿Ⅰ和Ⅲ B . 培养皿Ⅱ C . 培养皿Ⅰ和Ⅱ D . 培养皿Ⅱ和Ⅲ
26、如图依次为某校生物组在四个地点(办公室、寝室、操场和食堂,其它条件完全相同)做的培养基.据此你认为,细菌、真菌含量较多的是(  )

A . 办公室 B . 寝室 C . 操场 D . 食堂
27、将细菌置于有营养的物体上,它会繁殖并形成细菌群(如图).以下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杀菌效用的对比实验,最适当的分组设计是(  )

A . B . C . D .
28、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糖、蛋白质等有机物的主要原因是(  )

A . 使培养基容易凝固 B . 多数细菌和真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 C . 为了排除不希望出现的杂菌 D . 多数细菌和真菌能自我合成有机物
29、以下关于菌落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个菌落由一类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 B . 一个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 C . 一个菌落由多种细菌或多种真菌组成 D . 一个菌落由各种细菌及真菌组成
30、一位同学在牛奶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同时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几天后,盐水浸过的纸片周围只有乙细菌生长,没有甲细菌的生长.下列有关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 不同的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是不一样的 B . 这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一样的 C . 甲、乙细菌都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 D . 甲、乙细菌都不能够在盐水环境中生存
31、某些细菌能在4000m的深海中生活,这说明(  )

A . 细菌会游泳 B . 细菌分布很广 C . 这些细菌不喜欢阳光 D . 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
32、下列是对“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 青霉可进行出芽生殖 B . 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 C . 放大镜下可见青霉白色的直立菌丝 D . 显微镜下可见酵母菌有明显的液泡
33、下列是对“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 青霉有绿色的芽孢 B . 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 C . 青霉有白色的直立菌丝 D . 酵母菌有明显的液泡
34、下列四个实验中都用到碘液,使用目的与其它三个实验不同的是(  )

A .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 . 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 C . 观察酵母菌细胞 D .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35、小明在用酵母菌培养液观察酵母菌的生殖时,看到如图现象,这是酵母菌的(  )

A . 营养生殖 B . 出芽生殖 C . 有性生殖 D . 不是一种生殖现象
36、关于“小鼠走迷宫”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为 B . 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少于蚯蚓 C . 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 D . 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37、下列是某同学利用正常成熟香菇制作的孢子印,其中最符合实际的孢子印是(  )

A . B . C . D .
38、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这是因为(  )

A . 高温能够增加培养基的营养物质 B . 高温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发育 C . 高温有利于消灭杂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D . 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殖能力最强
39、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有高等植物30000余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占世界总种数的10%和14%.除了最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和高等脊椎动物外,还有许多不开花的植物(如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和低等无脊椎动物(如蚯蚓、昆虫、草履虫等)以及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正是各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是(  )

A . 中国 B . 美国 C . 加拿大 D . 瑞士
40、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有高等植物30000余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占世界总种数的10%和14%.除了最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和高等脊椎动物外,还有许多不开花的植物(如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和低等无脊椎动物(如蚯蚓、昆虫、草履虫等)以及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正是各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 . 大肠杆菌 B . SARS病毒 C . 青霉 D . 银耳
41、假如小明手上有80个细菌,细菌繁殖速度为30分钟一代,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他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

A . 160 B . 320 C . 640 D . 1280
42、制作泡菜、酸奶常用的生物是(  )

A . 酵母菌 B . 曲霉 C . 青霉 D . 乳酸菌
43、从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角度来看,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B .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 C . 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 D . 藻类植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44、将糖和酵母菌放入装有温开水的瓶中搅拌,把挤瘪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一段时间后,小气球鼓了起来,如图所示.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 .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乳酸 B .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氧气 C .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淀粉 D .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
45、下列对“制作酸奶”和“制作米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米酒不需要密封 B . 制作酸奶和米酒都需要“接种” C . 制作酸奶要接种两种微生物 D . 制作米酒不需要保温
46、制作下列食品时不需要应用发酵技术的是(  )

A . 酸奶 B . 米酒 C . 果汁 D . 酱油
47、下列关于制作酸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煮开后的牛奶立即加入酸奶(菌种) B . 发酵过程中必须通入空气 C . 酸奶中的酸味主要来自于乳酸 D . 发酵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48、将食物贮藏在冰箱里,不易腐败的原因是(  )

A . 冰箱内温度太低,细菌被冻死 B . 冰箱内温度太低细菌无法繁殖 C . 冰箱内温度太低,使细菌繁殖速度减慢 D . 冰箱内缺水,细菌无法生存和繁殖
49、家庭制作米酒时,需要在煮熟的米饭中加入酒药,在酒药的作用下,米饭经过发酵才能形成米酒.酒药中主要含有(  )

A . 曲霉、酵母菌等微生物 B . 乳酸菌、根瘤菌等细菌 C . 葡萄糖、蛋白质等物质 D . 青霉素、酒精等物质
50、

在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 . 烧瓶容量的大小 B . 微生物的有无 C . 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 D . 氧气的有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