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句子默写(共1小题)

1、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名句。
(1)布衾多年冷似铁,
(2)东皋薄暮望, 。树树皆秋色,
(3)晴川历历汉阳树,
(4)几处早莺争暖树,
(5)征蓬出汉塞, 。大漠孤烟直,
(6)山随平野尽,
(7) ,提携玉龙为君死。
(8)夏日来临人们听说某景区百花盛开、好鸟相鸣,于是慕名前往。大饱眼福的游人即兴创作了一幅幅佳对,现提供一下联,请你补全上联。

上联:

下联:人来鸟不惊

二、课内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      。文章原题为《      》。
(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佁然不动(      

斗折蛇行(      

悄怆幽邃(      

而从者(      

(3)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
(4)作者听到水声“心乐之”,看到鱼儿感到他们“似与游者相乐”,但后来居然感到“悄怆幽邃”,你如何理解作者这一忧一乐的情感变化?
(5)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三、课外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神童

饶州自元丰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能念书,自五六岁即教之《五经》 , 以竹篮坐之木杪 , 绝其视听。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夜苦之。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 , 然儿非其质,苦之至死者盖多也。

(注释)①饶州:古代州名。今江西波阳一带。②元丰:宋刘神年号(1078—1085)。③神童:指应神童试。宋代科举考试有神童科,赴考者称应神童试。④俚俗:世俗之人。⑤粗:大致。⑥《五经》:儒家五部经典著作,指《诗》《书》《礼》《易》《春秋》。⑦木杪(miǎo):树梢。⑧神童:这里指聪明绝顶的儿童。⑨盖:大概。

(1)用“/”断句。(断两处)

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夜苦之

(2)文中哪两句话直接指明了造成小儿“苦之至死者盖多也”的原因?

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齐刷刷的目光

①岁月如歌,心灵的历程如一叶孤舟,停泊过温柔恬静的港湾,也经历许多惊涛骇浪。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些无法抹去的伤痕

②四年前,我无缘参加高考,因为我预考的分数离分数线都还差二百多分。我并没有痛不欲生,在那个偏僻的山沟里,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上大学,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上大学。

③接下来,像其他学生一样,父母要我去复读。我呢,要我去我就去,反正再考不上父母就死了心。母校肯定是不要我的,因为老师知道我是连预考都没通过的差生,后来,父母托亲戚帮我联系另一中学,称我高考只差几分。于是我便来到了那个中学读补习班,稀里糊涂读了几天,和以前读书没什么区别。这一天上午,补习班的彭老师,一个胖胖的却很认真的老师,在讲台上大声宣布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勒令我立刻滚蛋,因为他在县教委查过我的分数,发现我连预考都差十万八千里。当时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全班同学齐刷刷地都回过头来看着我这个混进高考队伍的倒霉蛋。

④那一刻,教室里静得可怕,空气都凝固了,我感觉老师和同学的目光都像利剑一样,我已经没有勇气再赖着不走了,在极度的羞愧中我不知道我是怎样离开教室的。回家的路上,阳光暴晒,分外刺眼,我的眼泪在无声地流个不停,我感到心也在一滴滴流血。我发誓,如果不考上大学,誓不为人。

⑤想读书了,却没有学校接受我,我惶惶不可终日。忽然有一天,一个同学来邀我去湘乡读补习班,于是我跟着她来到了湘乡。

⑥在一个四面漏风破庙似的教室里,我开始疯狂地读书。我知道,我面临的比赛,别人都快接近终点了,而我此时还刚开始跑,我只有拼命地跑、不停地跑,才能赶上和超过别人。强烈的信念使我不知疲惫不分昼夜地读书,早上我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晚上我一个人还在点着蜡烛看书。头发长及披肩也浑然不觉,因为,我就压根儿没照过镜子……

⑦第二年,我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以后的日子里,当小有成绩沾沾自喜时,一想起当年老师和同学们那齐刷刷的利剑穿心般的目光,我便不再得意,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1)请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静(      )偏      )暴      )疲      

(2)试用文中的语句简要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①      ;②      

结果:      

(3)第①段中画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句中的“伤痕”指的是什么?
(4)从文中找出一个与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5)第④段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6)联系全文看,使“我”“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的因素有哪两个?
(7)最后一段中画线的语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五、填空题(共1小题)

1、名著阅读:

《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      、孙悟空被封为      、猪八戒封为      、沙僧封为      、白龙马封为      

六、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请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不同年代的姓名及用意。

第一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富贵、冯有财、谢满金

用意:对物质财富的向往。

第二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马约翰、赵安娜、杜丽莎

用意:对外来文化的仰慕。

第三组(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孙多思、王笃志、刘致远

用意:对求知修身的追求。

材料二: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之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

(1)请结合材料一,概括这三组姓名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2)请联系材料,将下面句子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古人的名与字,有意思相近的,如            ;还有      ,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

(3)请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姓名文化的认识。字数 100 字左右。

七、作文(共2小题)

1、题目:多彩的课余生活

作文要求:①诗歌、小说除外,文体不限;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5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在一块水分并不充足、土质较为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着两棵小草。小草甲深扎着根,昂扬着头,精神抖擞,由衷地赞美着脚下的土地;小草乙懒得深扎根,整日低着头,萎靡不振,抱怨着脚下的土地。

小草甲看到小草乙的样子,便开导起来。一番话,使小草乙明白了一个道理,渐渐地抬起了头。

作文要求:①诗歌、小说除外,文体不限;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 名;④不少于500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