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9小题)

1、种子中潜在分裂能力较强的细胞存在于(    )

①种皮     ②胚芽     ③胚根     ④子叶     ⑤胚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⑤ D . ④⑤
2、今年春季以来,洞庭湖水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干旱,造成芦苇荡变成草原,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现象说明(  )
A .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 . 生物能影响环境
3、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 . 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4、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则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 . C      B . E      C . A      D . F
5、如图是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毛细胞图,则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状况是(  )

A . B . C . D .
6、当你走进温暖多雨的地区,也许会踩上一块毛茸茸的绿毯,这矮小的植物易受到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侵入,它是谁?可以当做什么植物?(  )

A . 藻类植物,制造氧气昂多的植物 B . 苔藓植物,监测空气的指示植物 C . 蕨类植物,美化环境的观赏植物 D . 种子植物,绿化环境的主要植物
7、生长在水中的满江红有根、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花、果实和种子,它属于(  )

A . 被子植物 B . 裸子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藻类植物
8、某同学将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用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生长正常,乙组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此实验说明(  )

A .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 . 玉米生长需要有机物 C . 无机盐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 . 玉米生长需要无机盐
9、含钾无机盐能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若对下列植物施肥,应适当增加含钾无机盐的是(  )

A . 诸城板栗 B . 青州蜜桃 C . 寿光水果黄瓜 D . 潍县萝卜
10、某同学制作的临时装片在视野中有少量气泡,为除去气泡应(  )

A .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水,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 B . 将盖玻片揭开重新盖上 C . 把已制成的装片丢弃,重新制作 D . 用铅笔的一端垂直重重敲打盖玻片
11、如图实验装置中是萌发的种子,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燃烧的蜡烛放在瓶中会熄灭,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 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 . 种子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 . 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能量太少 D . 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出大量能量
12、肥沃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之所以能生长健壮,颜色鲜绿,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 . 土壤浸出液中水分十分充足 B . 土壤浸出液中有少数种类无机盐 C . 土壤浸出液中无细菌、病毒 D . 土壤浸出液中的各种无机盐能满足植物生活的需要
13、某同学用同样大小的两粒黄豆,在相同条件下做萌发实验.他对两粒黄豆作如下处理:甲剥去种皮,乙未剥去种皮.几天后,这两粒黄豆的萌发状况是(  )

A . 乙萌发,甲不萌发 B . 甲、乙都萌发 C . 甲萌发,乙不萌发 D . 甲、乙都不萌发
14、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 . 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 . 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 . 积极植材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 .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15、下列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    )

A . B . C . D .
16、仔细观察如图气孔所处的状态,推测植物可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有(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以上都有可能
17、

骨髓移植能够治疗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 . 生长 B . 分裂 C . 分化 D . 分类
18、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时意外发现了一种能自由游动的单细胞生物,原来这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喇叭虫.若将它切成如图中①、②、③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

A . B . C . D . ①②③
19、若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 B . C . D .

二、判断题 (共10小题)

1、我们吃的苹果属于营养器官. 

A . 正确 B . 错误
2、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因此还不是一个完整的生物。

A . 正确 B . 错误
3、植物没有神经,所以对外界刺激不会作出反应。

A . 正确 B . 错误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

A . 正确 B . 错误
5、一群羊属于草原生态系统。

A . 正确 B . 错误
6、我国的植树节定为每年3月12日。

A . 正确 B . 错误
7、在睡觉的时候,人体没有进行新陈代谢。

A . 正确 B . 错误
8、根尖的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A . 正确 B . 错误
9、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A . 正确 B . 错误
10、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种说法符合科学种田。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 (共4小题)

1、结合显微镜使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说明:“[ ]”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了      倍.

(2)需要将镜筒下降时,双手转动[      ]      ,眼睛应该注视[      ]      

(3)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则知道玻片上写的是      字.

(4)当外界光线较弱时,应选用      和凹面镜对光.

2、如图分别表示玉米、大豆及大豆的幼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新植物体的幼体是[      ]      ,它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2)C中1、5分别由B中[      ]      、[      ]      (填数字序号和相应结构名称)发育而成.

(3)A、B的相同点是都有      (填2个结构)及供胚萌发的营养物质;不同点是B没有      ,故营养物质贮存的位置不同.

3、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被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      

(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养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对棚内栽培的作物适当增加光照,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其中的道理是适当增加光照可使      增强.

(4)假如在大棚内培育玉米新品种,会因风力不足,导致雌花穗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采用      的方法.

(5)“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区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

4、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资料,它会给你的探究活动提供一些启示.

韭菜与韭黄是我们常吃的蔬菜,它们都是通过韭菜的幼芽发育而来的.韭菜长在阳光下,是绿色的.如果用泥土或黑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将要发芽的韭菜植株上,生长出来的就是浅黄色的韭黄了.如果给予生长中的韭黄以光照,过一段时间后,它又变成绿色的韭菜了.

(1)根据以上资料,你提出的问题是: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取一定量的韭菜种子分成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保证种子的萌发条 件.然后将甲放到      下培养,将乙放到      处培养.几天后,甲容器中的幼苗是绿色的,乙容器中的幼苗是      色的.

(4)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