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阶段教学调研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博大精深的《红楼梦》,     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     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内容之丰厚、思想之深邃、艺水之精妙,    不是轻易能够领会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的这首诗,     作者对知音的期待,    对后世每一个读者的诱息。翻开《红楼梦》吧!走进那个奇妙的艺术世界,你一定    会获得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

A . 不但    也      都      既是    /     就 B . 不仅    而且      /       不是    而是   就 C . 不仅    也      都      既是    也是    / D . 不但    而且     因此       /     更是    将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武亦姝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与陈更、李宜幸、张淼淼强强PK,以317分获得攻擂资格,最后战胜彭敏,成为冠军。 B . 初三学生要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取决于平时在学习上是否刻苦努力,是否做到了倾尽权力,无愧于心。 C . 网络购物之所以让那么多的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D . 杭州举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同时将加强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促进杭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 .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刻画了宋江、吴用、林冲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B . 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又叫“春闱”,属于国家级考试,由乡试考上的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会试第一名为解元。 C .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例,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筹。 D . 《刘姥姥进大观园》选明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作者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豪奢、腐朽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没落进行了侧面批判。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小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汉来年,汉室倾tuí(   ),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其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忠臣的楷模,可谓家喻户晓。然而他早年隐居隆中时,也有过路踌躇(   )(   )满志却不被人认可的经历,直到刘备三顾茅庐 , 二人不谋而合 , 诸葛亮这才出山辅助。从此君臣二人默qì(   )合作,刘军实力火火增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文段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人才辈出 B . 家喻户晓 C . 三顾茅庐 D . 不谋而合

三、诗歌鉴赏(共2小题)

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古诗文的表格

出处

古诗文名句

评点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病树前头万木春。

      

苏轼《      ·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化用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表达良好祝愿。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浮光跃金,      

月夜,波光闪动,月影静美。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雪拥蓝关马不前。

借景抒情,流露出对国家的眷恋,对前途悲观失落。

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修辞手法,写出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许浑《咸阳城东楼》

            

景物描写,营造出萧条苍凉的氛围。

2、阅读下面古诗,根据提示或情境,完成相关题目。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注释】①畴:已耕种的田地 ②摩:碰撞、摩擦 ③甑:煮食用的陶制炊具。

第三联的“遥”“忽”二字富有情趣,请选择其中一个词,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四、填空题(共1小题)

1、填空

《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的人是      ,大闹忠义堂的人是      ,大闹飞云浦的人是      

五、名著阅读(共1小题)

1、请在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
(1)(任务一)

《世说新语》的第六门是《雅量》篇,雅量指宽宏的气量。魏晋时代讲究名士风度,宽容、平和、见喜不喜、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这才不失名士风流。请选择下面人物中的一个,结合他的故事说说体现了其怎样的“雅量”。

A.谢安(小儿破贼)     B.嵇康(广陵散绝)           C.王羲之(东床快婿)

(小助手)人物后括号内的成语来自于该人物在《雅量》篇中的相关故事。

(2)(任务二)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说自己的作品是一本“孤愤”之书。这种“愤”既有对社会的批判,对世人的规劝,也有对真情的渴望……请选择下面篇目中的一个,结合具体故事内容说说故事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孤愤”之心。

A.《叶生》(叶生-秀才,丁乘鹤-县令)

B.《王六郎》(王六郎-溺死鬼,许某-渔夫)

C.《画皮》(王生-书生,陈氏-书生妻子,无名女郎-厉鬼)

(小助手)篇名后括号内的内容是该篇主要人物的身份。我选做任务      (填序号),选      (填人名或篇名),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道行

马宝山

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

于先生一辈子村多唱皮影儿,小镇人一年也见不到他几回。一旦于先生出现在小镇里,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一帮人,等着太阳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儿。于先生是不救乡亲们一文戏钱的,权当是搞乡里乡亲。

于先生的驴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设计、自己雕刻。无论是古代的人物,还是现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那年,上面派来一个镇长,是个贪得无厌的皮,没做两年镇长就被小镇人撵走了泼皮走的当天,于先生就演了一场皮影儿,主角就是刚刚被撵走了的泼皮镇长。他那走势、坐样、食相、泼皮无赖的模样惟性肖,赢得乡亲们一阵阵喝彩:像,像,太像了,真是那皮无赖样儿啊。

于先生的影人不仅由自己设计,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还自己摸纵。更绝的是,生旦净丑,戏里的所有人物的说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声音洱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调,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人物是这样,就是那些动物个个也是活灵活现的,马嘶鸣,鸡啄食,狗喷棒,鸟扇羽,猴子翻白眼,鱼摆尾喷水…都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就这样一个能人,愣是一生不收徒。真是可惜了一身绝技。

给于先生挑担走村串乡的人姓皮,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叫他皮挑儿。皮桃儿跟着于先生,每天挑着于先生五颜六色的驴皮影人和锣鼓家什走南北,一跟就是三十年,愕是啥也不懂,啥也没学会。

人们也劝皮挑儿,跟着于先生学几招,好歹能挣口饭吃不是皮挑儿嘿嘿一笑:“我笨呢,就靠两个肩膀糊口吧。”

人们也劝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儿两手,您干不动了,让他也有口饭吃不是。

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超拔绝妙的技艺不是的,也不是学的,要看有没有悟性。悟性高了,自有天成。”

说这话没过一年,于先生就故去了。

小镇人叹息:可惜了,一身绝技都让于先生带进棺里去啦。

四村八乡人惋惜:于先生走了,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看的驴皮影ㄦ喽。

没想到小镇忽然又演开了驴皮影儿,那幕布上的影人儿嬉笑怒骂、戏打斗,样样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特别是人们看到幕布上女人梳洗打的表演:散发、梳头、挽髻、簪花、涂脂抹粉更换衣衫的一系列动作干净利,真不相信那是由几根竹棍子操纵出来的。观看的人无不喷赞叹,拍手叫好。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儿。他的演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于先生还要胜一筹。

有人问皮桃儿:“你有这般手段,为何早先不露一手啊?”

皮挑儿说:“那时候有于先生在,我是怕争人家的名头,夺人家的饭碗啊。”

“那你现在就不怕了?”

皮挑儿说:“现在于先生走了,他不需要那个名分,也不需要拿这手艺糊口,可我还是要活下去呀,大家也要看皮影儿度日子啊。”

人们无不称道:皮挑儿这人德行好,道行又高。他是怎么学的皮影戏?又是怎样练就的一手功夫?不仅外人不知道,就连于先生也毫无觉察。

大家再也不叫他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

(文章有删改)

(1)小说末尾写道“大家再也不叫他皮挑儿了改称皮先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大家对他前后称呼变化的原因。
(2)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皮挑儿嘿嘿一笑”“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评析两个“嘿一笑”的不同意蕴)

②“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儿。”(揣摩加点词语“竟然”的内涵)

(3)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
(4)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人公?结合全文,简述理由。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截至2月24日,29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派出4900余名中医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慢郎中”成“急先锋”,中医药在广泛参加新冠肺炎治疗,深度介入诊疗全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指导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的效果,明确中医药治疗发挥的核心作用,正是有效降低转重率,特别是在早期介入能显著降低轻症病人发展为重症病人的几率。”

实践证明,素有“岐黄之术”之称的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效果明确,绝不是天方夜谭,清肺排毒汤等中药方剂和中成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亮剑,充分证实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尤其是急症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在3月6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表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注重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注重维护整体平衡,这使得中医药在应对那些病因不明确,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物的传染病时,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提供了不一样的防治策略。

(人民网2020年3月9日,有删改)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01

(《人民日报》2020年2月24日)

(材料三)

据外媒报道,在全世界被疫情笼罩的低沉氛围之下,中药“出海”突然被按下了加速键。中国万里驰援,中医师和中医药列队其中,为海外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送去抗疫物资,也为他们送去了一颗“定心丸”。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医药卫生法学副教授邓勇表示,以往中医药在走出国门、进入欧美市场时面临严格的准入要求。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药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国外对中药的认识也开始改变,这很可能会成为中药走出国门的一个契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3月24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二的图表解读不正确一项是(   ) (1)
A . “清肺排毒汤”临床有效率极高,中医药治愈率得到临床验证。 B . 大量中医医务人员奔赴抗疫一线支援武汉,迅速开展救治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C . 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轻症患者CT影像好转率、普通转重症比率和淋巴细胞百分数都提高了。 D . “临床研究显示”这一表述,说明所写的内容是经过科学研究和论证的,增强了说服力和可信度。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清肺排毒汤等中药方剂和中成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亮剑 , 充分证实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尤其是急症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亮剑”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3)阅读文章,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

采访时间

2020年3月25日

采访方式

电话采访

采访目的

      

采访对象

张伯礼(中央指导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余艳红(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

邓勇(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医药卫生法学副教授)

采访问题

示例:您如何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的效果?

      

示例:中医药抗击新冠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对中医药走出国门,具有什么意义?

(4)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最适合做主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

A.“慢郎中”成“急先锋”

B.抗击新冠,中医药有用武之地?

C.岐黄战疫魔,仁心抗新冠

七、课外阅读(共1小题)

1、文言文阅读。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 ,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 , 不可得而名。吾以吾亭。”

旁批(一):“古者有喜,则以名物”,欧阳修亦然:永叔醉酒,以名其亭。

旁批(二):诗与文之横线句,皆写因雨而喜,写法却不相同:

【注释】①扶风:凤翔府②忭:欢乐、喜悦③荐饥:连续饥荒④襦:指衣服⑤冥冥:高远渺茫。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雨麦于岐山之      )     三月(      )    三日止(      )    吾以吾亭(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共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②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

(3)经典美文,定要细细品读,批注阅读法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阅读时,在书页的空白处作有感批注,或生发联想,或剖析写法,或分析情感。请再读文章,完成相应的旁批。
(4)读完苏轼的《喜雨亭记》,我们不禁想起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两文记不同事件却含相近情怀,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的分析。

八、语言表达(共1小题)

1、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学校正举办诗词朗诵会,可是不少同学参加活动时都带了学科作业,纷纷埋头“刷题”,主持人小颜同学看了心里暗暗着急。她想起老师曾经指导过主持人化解意外的妙招:或者以幽默话语化解,或者主动出击吸引听众。

请你为小颜同学写下100字左右的主持词,使大家愉快专注地聆听诗歌朗诵会。要求至少运句恰当的诗文(格言、警句)或一种修辞手法。

九、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熟悉和陌生其实是一种感觉。有时,熟悉和陌生会在某一刻转换:对熟悉的地方感到陌生,也许是因为某种事物在悄然变化;对陌生的地方感到熟悉,也许是那里的人和事感动、温暖了我们。世界在变,我们的认知也在变,许多人物是怎样的美,许多事物是怎样的独特,需要我们以自己的行动来触摸世界的陌生与熟悉,升华自己的灵魂与理性……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根据生活体验或见闻,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阶段教学调研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